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科大学者/故事正文

周毓荣:数学缘

发布时间:2022-09-05  点击:

我从小爱动脑还好问,得到老师和大人的鼓励。

我上中学时,一天去镇医院玩,见一患儿嘴发紫、失声,家长说,服了医院给的药就这样了。一问,原来把外用的灰锰氧口服了。医生们从未接触过这类病人,不知如何解,便去查书。书上说柠檬酸可解,医院却没有柠檬酸,大家都束手无策。这时,我说,灰锰氧就是化学书上的高锰酸钾,我刚才写了它的水解反应方程式,知道水解后生成锰酸和氢氧化钾,前者是弱酸后者是强碱,可用醋去中和,因为醋是弱酸。大家认为我说的有理,便找来醋给患儿服,很快就缓解了。因此我得到大人们的夸奖。

一次上物理课时,老师讲开普勒定律,讲到行星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而椭圆是距离两定点之和为常数的轨迹。当时我立即想到椭圆的画法:将一根绳子两端固定,再用一支铅笔拉紧绳子移动描画。我将想法告诉同桌,老师见我说话,问:“周毓荣你在说什么?”我把画法说了。老师问:“你看别人画过?”我说没有。老师说:“算你聪明。”

一次数学课,老师讲查反对数表的方法,在讲由对数的首数确定真数的位数时讲错了,下课后我找老师讨论,老师思考后认为我是对的。第二天他在课堂上作了纠正,还表扬了我。

高考时,就是这位老师认为我适合读数学,建议我填中山大学数学专业的志愿,我照办了。结果就这样被录取了。从此,我便与数学结下不解之缘。

大学毕业时我便有数学论文在《中山大学学报》上发表。1960 年毕业,被分配到山东大学任教。1964 年有数学论文在《山东大学学报》上发表,是同届的教师(北大毕业的 3 人,山大毕业的五六人)中较早的,受到系主任张学铭先生和莫叶老先生的称赞。

“文革”前夕,我被调到新汶矿务局中学任教。不久便开始“文革”,所有杂志都停刊了。上课之余无事可做,便成天下棋打扑克,下棋常常下到忘了吃饭忘了回家。1976 年的一天,在图书馆偶然发现《数学的实践与认识》复刊了,我惊喜:又可以写文章了!从此,我像变了一个人,见到下棋就心烦,全身心地写文章。实际上那时写文章对个人没有任何好处,自己也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可能就是内心深处的追求——要做学问,在起作用吧。我一连写了四篇高质量高水平的数学论文,陆续发表在国家一级刊物《数学学报》《应用数学学报》《数学年刊》上,另一篇发表在 1981 年的《山东矿业学院学报》上,令人称奇的是,1981 年后许多文章的结果反为我这篇文章所包含,成为特例,其中有中科院一位研究员 1985 年发表在《数学研究与评论》的文章,也有山东大学一位教师 1988 年发表在《数学学报》的文章。

我的第一篇文章 1978 年在《数学学报》发表后,国内多所高校来信要调我去,山东大学数学系总支书记周志仁也来信要我回山大,我以想回广东为由婉辞了。接着,同行专家、南京大学叶彦谦先生来信说:“你在中学怎么工作?想办法调回高校。”我还未复信,他又来信说:“我在青岛海洋学院认识人,你如果愿意去海院,我可以推荐。”我感到青岛地方不错,就同意了。他一推荐,海院当即表示要我,并着手办理调动。这时,已调任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的周志仁来信说:“暨南大学复校向中央要人,中央向山东要,我已把名额留给你了,你不是想回广东吗,打个报告来就可以了。”我想,我跟叶先生素不相识,他是来帮我,我答应他了,不去海院对不起他,因此果断地放弃了回广东的难得机会。然而,这时山东矿院知道了,三次派人来动员我来矿院,我故意提出,将我在新汶工作的弟弟一起调去,未料来人竟同意了。我还是不愿来矿院,去找矿务局人事处,人事处的人说,你别找了,煤炭部已下令,不准出系统,要走只能去山东矿院。没有办法,我就这样来到矿院。

来矿院后,我一直既教书也做科研。我在微分方程的比较定理,解的稳定性、有界性、振荡性,奇点的吸引性,极限环的存在性、唯一性和唯二性,发散量积分的单调性,中心的条件,同宿轨与闭轨,连结轨线,孤立块理论及其应用,以及Dulac函数法、估算发散量积分法和比较发散量积分法的改进和推广等众多主题上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其中许多被收入国内多本专著、多国《数学文摘》和SCI。我指出并纠正了国内(中科院、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国外(苏联、澳大利亚、西班牙)多位著名数学家多篇论文中的错误。我两次被国际数学联盟收入《世界数学家名录》(第九版和第十版)。

由于个人能力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我深知自己跟真正有成就的数学家相比,差得很远很远。

我之所以一向重视科研,还因为我体会到:具有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没有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是谈不上什么教学质量的,充其量只会照本宣科。但是由于当时山东矿院是纯工科院校,而且还是二三流的工科院校,数学教师几乎都只搞教学。20 世纪 80 年代,学校引进了毕业于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的一批中年教师,特别是韩茂安取得博士学位回来后,数学教师既搞教学又搞科研逐渐成为风气。到后来,数学系的数学教师几乎人人都既搞教学又搞科研了,这就有: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分支理论、孤立子理论、非线性规划、图论、复变函数、贝叶斯预测和科学计算等等遍地开花。这在当时的全国工科院校中是十分罕见的!

科研也带给我从未想过的结果:1983 年我和一位力学教师被评为基础部仅有的两位副教授,1987 年我被评为“应用数学与软件工程系”第一位教授,是当时全山东矿院十位左右教授之一,1993 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当然,这都算不上什么。

选自《科大故事》(2016年9月出版)讲述:周毓荣 整理:秦晓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