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深度科大

深耕煤海育桃李 勇攀高峰护安澜——记“齐鲁最美教师”、我校能源学院刘伟韬教授
发布时间:2025-09-22 点击:

在山东科技大学的主教学楼前,“学高为师,身正是范”的箴言熠熠生辉。三十一年来,一位学者的身影始终与这八字箴言相映照——他步履匆匆,穿梭于书声琅琅的校园与幽深喧嚣的千米矿井之间;他心怀赤诚,在教书育人的讲台与科研攻关的前沿默默耕耘。他,就是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伟韬。今年,他获评“齐鲁最美教师”。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刘伟韬不仅仅是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播者,更是学生品格培养和价值塑造的引路人。他以自己三十一年的从教经历诠释了师者的担当与奉献,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教育不仅是一项意义非凡的事业,更是一种需要不断付出和努力的使命担当。三十一年如一日,他扎根讲台,情系矿山,以赤诚之心投身党的教育事业,以工匠精神勇攀科研高峰,在教书育人与科研攻关的双重战场上,书写着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立德树人的“引路人”:政治坚定,铸魂育人

刘伟韬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他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战略,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作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负责人,他坚持“育人以德为先,育德以人为本,先成人后成才”的人才培养理念,创造性地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专业教学,设计了“绿色开采+矿山修复+生态建设”一体化内容,构建了情景化、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他参与指导的“红色筑梦 墨色报国”宣讲队、“墨色乌金”科普志愿服务队入选全国大学生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成功开辟了“专业思政厚植”新路径。

他精准指导学生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能源战略,其育人情怀更体现在细微处——从带头捐款探望重病学生家长,到慷慨资助其博士学业,他用行动为学生点亮了前行的明灯。

教学改革的“开拓者”:深耕教坛,硕果盈枝

三十一年如一日,刘伟韬始终坚守本科教学一线,致力于教学改革与创新。他长期主持省部级重大教学改革项目,领衔建设的《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课程,从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到成功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持续引领专业发展。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教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主持完成的成果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煤炭教学成果特等奖。在他带领下,学院获山东省专业特色学院等荣誉,他领衔的《矿山灾害防治教学团队》获山东省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矿山绿色开采与环境保护》教学团队获评煤炭行业优秀教学团队。

他倾力打造教学团队,创建“老中青传帮带”机制,精心打造了一支“教学促科研、科研反哺教学、两条腿走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团队教师在全国教师创新大赛、省青教赛中屡获佳绩,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多门,出版教材专著多部。

他创新提出“四化融合”实验实践教学范式,开创本科生海外实践的“科大先例”,指导学生在全国“挑战杯”等顶级赛事中斩获国家级银奖,指导学生发表高水平论文、获得专利授权数量众多,育人成效斐然。个人荣获“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煤炭教育先进工作者”“青岛教书育人楷模”等多项荣誉。

矿山安全的“守护者”:科研报国,攻坚克难

对科研的热爱与对矿山安全的强烈责任感,驱使刘伟韬常年奔波于课堂与矿井之间。“煤尘沾衣”的足迹遍布全国50余座矿井,只为解决制约矿山安全开采的“卡脖子”难题。

他主持和重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海外合作)、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60余项。其主持完成的“煤矿深部开采突水动力灾害预测与防治关键技术”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我国矿井水害防治技术更新换代和重大水害事故预防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他还获得其他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授权国际国内发明专利32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多部。科研成果为守护矿山安全筑起了坚实的技术屏障。

砥砺前行的“奋斗者”:荣誉等身,初心如磐

刘伟韬的敬业奉献赢得了广泛赞誉: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教育系统劳模和优秀人才创新工作室、煤炭行业(教科研人员)技能大师。他身兼中国煤矿开采损害技术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矿山水防治与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协会矿区勘探与水害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要职。沉甸甸的荣誉,映照着他三十一载不变的初心。

三十一载春华秋实,刘伟韬始终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炽热情怀和对科学研究的执着探索。他既是学生成长成才的“点灯人”和“铺路石”,也是守护矿山安全的科技尖兵。他培养造就了大批优秀青年人才,攻克了一项项技术难关。站在新的起点,刘伟韬教授依然怀揣着那颗为教育事业和矿业发展不断进取的赤子之心,继续在教书育人的沃土上辛勤耕耘,在科技创新的高峰上奋力攀登,以智慧和汗水续写着新时代高校教师的华彩篇章!(通讯员:刘瀚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