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深度科大

用爱浇灌“幸福树”——记“山东高校十佳辅导员”称号获得者孙金香
发布时间:2025-10-20 点击:

她开发数字人“小测”“小绘”,研发“自律会管理系统”,用大数据为学生成长精准画像;她为学生写下一百多篇达10万字的原创文章,学生亲切地称她“香香姐”;她为每位学子“把脉问诊”,量身定制个性化成长“健康档案”1000余份;她创办的“青子葵”读书班累计4000余名学生参加;她指导的国旗护卫队获评全国活力团支部……

2010年,博士毕业的她有很多不错的选择:去企业拿高薪,进实验室潜心科研……而她出人意料地选择了“辅导员”,从此与它结下“不解之缘”。

她是校园作家,是讲课“名师”,是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是创新创业导师,是全球生涯教练……

她就是测绘学院辅导员孙金香。

精准护航:用“显微镜”洞察每颗心灵

“老师,我到底该考研还是出国”“老师,学习的意义在哪儿”“老师,就业应该注意什么”……十五年间,孙金香养成一个习惯:每天睡前解答学生的疑惑。

她曾凌晨被备考研究生的学生叫出来聊天,耐心帮学生舒缓压力;她曾坚持与连续两次留级的学生每天谈心,用情帮学生走出情感误区;她每日更新一个学生“话题”,以辅导员的视角来观察学生在情感、人际关系、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困惑……手机里10万字的聊天记录、百余篇“微课堂”原创文章、深夜陪学生走过的操场,都是她“读懂青春”的密码。

有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校后一直自卑,孙金香帮他争取助学金,鼓励他竞选班长为同学服务,四年后,这名学生带领班级获“山东省优秀班集体”称号,并以综合成绩第一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还有一名学生患有双相情感障碍,有多门挂科,孙金香帮他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定向”辅导,最终该生顺利毕业;一名失恋的学生痛不欲生,孙金香陪她上课、带她参加活动,终于换来她灿烂的笑容……

像这样的例子,在孙金香十五年的辅导员职业生涯中,不胜枚举。学生感慨:“她的眼睛总能看到我们心里最暗的角落,然后点亮一盏灯。”

数智润心:以创“新”激活育人之“心”

因为爱,孙金香做了很多教育的有益尝试。

她开设“香香微课堂”微信公众号,百余篇治愈系文章成为学生的“心灵树洞”。开发数字人“小测”“小绘”,用趣味短视频让理论“活”起来。创建“云同桌”学习社群,共享“云笔记”,做法获《人民日报》点赞。研发“自律会管理系统”,用大数据为学生成长精准画像。“技术是冰冷的,但教育要有温度。”这是她始终坚守的信条。

为了推动实践育人,她打造“团队培育、品牌塑造、项目孵化”育人链条,构建信仰红、科技蓝、温暖橙“三色”赋能实践育人体系,组建红色寻访团,组织学生前往遵义、延安等地开展实地教育,在实地感悟中传承红色基因;成立红旗宣讲团,以国旗文化、雷锋精神为主题,每学期开展校外宣讲活动10余场,受众超2000人次;录制“党史青年说”系列视频,打造“朋辈思政课堂”。获评国家级社会实践团队3个。

她所带的学生8人考取了高校辅导员、15人扎根西部建设……

品牌赋能:让文化成为成长的“光合作用”

她以文化浸润青春,构建“文化+”育人生态。

指导国旗护卫队完成校内外大型升旗活动80余场,每年服务受众3万余人;创建红旗宣讲团,开展国旗文化宣讲30余场;发起成立驻青高校国护联盟,携手天津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开展“云升旗”活动,让爱国主义教育跨越山海。培养的学生先后涌现出全国三好学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先进典型。

推出“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围绕端午节、二十四节气,采用“闯关”“打卡”“DIY”“留言”等贴合青年特点的形式,以青春话语重构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深度融合。创办“青子葵”读书班,为学生推荐书籍、分享心得,参加人数4000余人次,举办读书分享活动百余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学生笑称:“这里种下了我们的诗和远方”。

经过不懈的努力,她所带的学生在全国各项学科、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屡获大奖,集体和个人获各类奖励5000余次……

知行相长:在“育人”中实现“育己”升华

在工作实践中,孙金香认识到要在实践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要在学生工作“育人”和自身成长“育己”中相互融合,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她潜心向学,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就业指导专业培训、全球生涯教练认证培训、全球职业规划师培训、TTT培训等,考取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她走上讲台,担任《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

她认真投身科研,承担课题30项,发表论文10余篇,将一线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她担任全国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主持校级辅导员工作室,负责学生工作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建设,举办28期辅导员微沙龙,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热点难点,以自身实践示范引领辅导员团队专业发展……孙金香正满怀信心地走上了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之路。

满墙的学生留言卡是她最珍视的勋章:“这些幸福长成了森林——而我很荣幸,曾是浇灌它们的一滴水。”从青丝到华发,孙金香依然站在育人一线,用爱与智慧续写着属于辅导员的教育诗篇。(通讯员:王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