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科大声音正文

塞罕坝精神:从荒原到林海的生态蝶变

发布时间:2021-11-22  点击:

“岁月的蹉跎,点染沉默的山色。像祖先的静默,用肩膀承担重责。似父辈的心火,用双手开辟先河……青春最美的颜色是稚嫩的春色。将爱汇成河,浇灌绿色。”这首旋律怀旧优美、极富感染力的歌曲《最美的颜色》,唱出了塞罕坝建设者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 “美丽的高岭”。历史上的塞罕坝,在辽、金时期称作“千里松林”,被誉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清朝时著名的“木兰围场”就建于此,但因吏治腐败、财政拮据,1863年清政府开围放垦,森林日渐遭到毁坏。后又遭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山火焚烧,到解放初期,塞罕坝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美丽的高岭变成了“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颓靡荒丘。新中国成立后,塞罕坝建设者响应党的号召,三代人接续奋斗,实现了从荒岭到林海的生态蝶变,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伟大精神,成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动力与价值引领。

“牢记使命”是塞罕坝人对党的号召的自觉响应。20世纪60年代,来自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漠的风沙暴虐,给北京带来极大危害。塞罕坝林场的建设就是保卫首都和人民、保护环境的重大举措。1962年,首批来自全国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周边地区干部职工等组成的369名造林人团队听从党的召唤,心怀“绿化祖国、重整山河”的初心使命,进驻塞罕坝,开启了在高寒沙地植树造林的绿坝工程。

60年来,一代代塞罕坝人发扬“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充足的干劲,攻坚克难,无悔终生。1964年,承德二中6名青春勃发、风华正茂的女学生集体奔赴坝上,誓言将青春献给塞罕坝,坚守植树造林一线,抒写了“六女上坝”传奇。今天,塞罕坝上九座高耸的“夫妻望海楼”中的夫妻守护员坚定而温馨地传承着塞罕坝人的传统,让这片绿海没有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牢记初心和使命,是塞罕坝建设者接续奋斗前仆后继的坚守。吐力根河的两岸,一边是塞罕坝,一边是浑善达克沙地,绿坡和荒岭的对比时刻提醒着塞罕坝人,父辈们用生命换来的林海也要用生命来守护。如今的塞罕坝,一道道绿色高墙已经拔地而起,有效阻止了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卫士”。

“艰苦创业”是塞罕坝人对战天斗地的使命担当。踏上了荒原,便是奋斗的伊始。面对高寒、风沙肆虐、狼群出没的极端环境,生存是最大的问题。没有房子,便用干草搭草房、盖窝棚;缺少粮食,便吃黑莜面;缺少蔬菜,便挖野菜。在建场之初,由于缺乏经验,育苗成功率不到8%,这种挫败让年轻人失去信心,当时的王尚海老书记偏不信这个邪,带着职工仔细勘测坝上的地形和水土环境,终于发现了马蹄坑这块风水宝地。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大家便向荒原开战,种植落叶松,成活率达到了99%,老书记在坝上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然而1977年10月,一场无情的“雨凇”劫难降落在这片刚点燃希望的高岭上,让塞罕坝造林人十几年的心血毁于一旦。不破楼兰终不还,建设者们科学总结自然规律和科学经验,提振信心,又在这片高岭上再造上林。凭着这股坚韧不拔的意志,20年后,96万亩种有3.2亿多株树木的人造林拔地而起。高岭实现荒原到林海的美丽蜕变,是塞罕坝人艰苦创业的伟大成就,是三代建设者用青春和智慧换来的人间奇迹。

“绿色发展”是塞罕坝人对美丽中国的行动诠释。1961年荒原上发现的一棵落叶松坚定了塞罕坝人创造绿色奇迹的决心。绿色发展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价值取向,塞罕坝60年的沧桑巨变无不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共融共生。绿色发展以绿色低碳循环为原则,新时期塞罕坝的森林吸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和碳汇项目的开发体现了绿色发展的原则。绿色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总抓手,塞罕坝人种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这里河绿、云轻、天蓝、鸟鸣、树茂,生动再现了自然生态的原始风貌。据测算,如今一分钟的塞罕坝林海能够释放氧气1.14吨,吸收二氧化碳 1.64吨,净化水质261.78立方米。一分钟的塞罕坝林场能够固土9.77吨,相当于让7立方米的水土免于流失。若按一米的株距排列,塞罕坝上的林木可绕地球赤道12圈。2016年8月,塞罕坝完成造林和森林经营两个碳汇项目30年计入期的备案工作,首批造林碳汇销售16.2181万吨,实现收入309.0753万元,绿水青山名副其实地变成了金山银山。塞罕坝的绿色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塞罕坝人不断开拓创新,研发新的育林技术,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生命不息,精神永存,阔步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塞罕坝上的一颗颗松、一片片林,是屹立在美丽高岭上的精神之树,是牵引绿色事业筑起美丽中国的召唤之树。我们要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顺应自然,绿色发展,低碳生活,让祖国的大好河山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作者贾强,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作者王小拎,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