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科大声音正文

无愧于崇高的职业

发布时间:2018-11-12  点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习近平总书记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不仅是对广大教师的赞誉,更是对教师职业提出的要求与期待。对此,广大教师要深刻领会,自觉践行,从而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面对的是学生,关系到人的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师的面前,一边是人类经过几个世纪创造和付出千辛万苦而得来的精神珍品;另一边是人民的财富———未来和希望———年轻一代。教师在为社会创造最大的财富———人。”教师不仅要把专业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养成崇高的思想品德。

教师以传承知识、涵养道德推动社会进步,这种传承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春秋时期,孔子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兴办私学,整理《诗》《书》,实行礼乐教化,为天下培养士人君子;发挥身教示范表率作用,引导学生具备恭信忠孝等高尚品格,具备“仁人”之心。千百年来,中国文化薪火相传、弦歌不辍,正是源于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近代以来,从“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黄大年,一代代教师紧扣时代脉搏,满怀报国之志,教书育人,传道授业,在济世安邦、强国富民大业中体现着“师者模范”和“师道尊严”。

步入新时代,教师队伍既延续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性,又承担着新的历史使命。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了“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又提出了新时代加快建设师德师风的“四个统一”,即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2018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并将其列为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三项基础性工作。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砥砺前行,埋头苦干,努力成为能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引路人的优秀教师。

要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教师职业具有知识教育、道德示范、人性陶冶等特点,表现出鲜明的示范性。“师者,人之模范也。”学生往往把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教师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才能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影响和带动学生,帮助学生强化道德意识,提高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品质,自觉践行道德规范,促进全面发展。

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师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帮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要牢牢把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造就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要树立学生主体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岗位需求特别是学生发展需求为导向,将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终身学习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实现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能力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以高质量的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要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要掌握教书育人规律。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发展学生的能力。要努力探索、发现、掌握、运用各自学科、领域、岗位的教书育人规律,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建立民主、平等、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讲究教育方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师要具备教书育人综合素质。要有精深的学养积累、严谨的治学态度、务实的敬业精神,精通学科专业知识,博采相关科学文化知识,打牢育人基础,锤炼育人本领,做面向学生的学术对话者,做学生学习的谆谆善导者。

教师要掌握基本教学技能。要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高教授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水平。要抓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认真备课、授课、辅导、批改作业;对学生严格要求,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遵守学习纪律,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教学不是简单地传授现存的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熟练课程和教学内容,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认真把课教好。要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并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论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教师要熟练掌握信息化教育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个性化、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要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严密的教学设计,达到最优教学效果。(山东科大报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