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科大学者/故事正文

刘镇国:双肩挑:基础课部教学管理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1-06-28  点击:

1984~1993年近10年间,我双肩挑,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兼任基础课部主任一职,致力于教学管理工作。其间,得到基础课部全体教师和8位教研室(数学、物理、化学、语文、外语、力学、制图、体育)主任们的鼎力相助,回想起来,我心中常怀感激。

教书育人是学校的基本职能,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更是基础课部的第一要务。为此,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好教学质量关,抓统考这个“牛鼻子”,主要是高等数学(校、省)统考和英语四六级(全国)统考。我校基础课教学有着优良的传统。数学教研室拥有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他们常年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为了把好教学质量关,我们坚持每学年全校“高等数学”统考。

1993年,1992级本科生(数学系除外)参加了山东省普通高校理工类专业“高等数学”统考,以平均分93.55分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并取得单班最佳的好成绩。

外语教研室的英语教师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他们常年超额完成教学任务,年年参加全国的英语四六级统考,通过率一直名列前茅。学校从1983年开始,对采矿1983-1班进行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历时4年半,取得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学校在英语教学中安排3名外籍英语教师为该班上课,在专业课教学中有8门课程采用了英语教材,其中聘请了4位英国大学教师在该班任教。经过4年半的培养,该班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了预期的要求,在毕业分配时,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从1985级开始,学校与国家教委推广英语分级教学的工作同步,克服困难,实行分级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成效。1990年以后,大学英语四级统考一次通过率连续多年高出全国高校平均通过率20多个百分点;1993年,本科二年级参加大学英语统考,一次性通过率高达90%,四级优秀率和六级通过率逐年上升。

二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率先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并逐步推开到全校。

作为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一项举措,基础课部率先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先在教研室,再到基础课部,后又由基础课部逐步推开到全校。通过讲课比赛,在竞争中产生标杆,并配合公开教学、观摩教学等,推动教研活动的积极开展,从而形成青年教师切磋教材教法,努力提高教学技能的良好氛围。

在全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黄琦、王素玉、王农分别荣获第一、第二、第三届的冠军,一批批教学佼佼者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

三是开展“中英双语教学试点”,高等数学、力学课程相继受益。

英语是学习国外先进科技的重要工具。我认为,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单靠一门外语课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后续课程的教学中不断地使用外语,持续巩固提高其外语水平,方能奏效。

我自己对英语颇感兴趣,这源于我初中和高中阶段在上海的一所名校—继光中学(英国伦敦会于1898年创办教会学校—麦伦中学,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公立的继光中学)就读了6年,在此期间受到优质的教育,打下了良好的英语基础,也为我日后在教学中派上了不小的用场。

本科生教学中,曾在采矿1983-1班进行高等数学课程部分章节(微分方程)的中英双语教学试点,采用美国数学原版教材授课,由我和李开隆老师合作完成。

在给研究生上工程数学时,我一直坚持采用中英双语教学,学生们也很感兴趣,这有助于他们阅读英语文献。

我还曾给本校自费班学生使用原版数学教材,并用英语讲授数学课程,这批学生后来大都去了山西平朔煤矿从事涉外工作。

此外,力学课程也采用了中英双语教学,先是由赵学玲(为主)在“理论力学”中试点,后来是盛修川,再后来是王育平主讲并建设“材料力学”双语课程,他们自我加压、勇于开拓,相继使用双语讲授力学课程,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四是加强校际联系与合作,参与组建山东省、煤炭工业部、华东6个省的高校数学教学研究会。

1980~2001年,我历任山东省高校工科数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煤炭高校数学教研会副理事长,华东6个省高校数学教研会第一副理事长等职务。20多年间,做了以下几件事:

第一,主持了省、部、华东6个省高校数学教学研究会年会达20多次,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与教学研讨。

第二,组织校际合作编审出版教材。华东6个省合编一套高数、工数系列教材,煤炭系统二校一矿一厂合编两本(工农兵学员用)教材—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

举办过“数学物理方程”(由我主讲)、“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培训班,为我省培训高校青年教师。

在任职两期暑期师资培训班基础部主任期间,我们积极探索和总结教学改革中的经验,把教学改革所带来的生机与活力,与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与作风结合起来,基础课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为全校各专业学子的基础课学习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选自《科大故事②》(2018年12月出版)讲述:刘镇国 整理:田静 李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