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科大学者/故事正文

刘继芳:创业之歌

发布时间:2023-02-20  点击:

有一种工作,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感受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慰;有一种快慰,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蕴含的精神。今天科大人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拥有了整个过程!

2002年9月2日,我有幸成为首批入驻青岛创业基地的科大人。一晃14年过去了,当初青蛙遍地跑、蚊蝇满天飞、空旷冷清、到处浑浊的校园已成为一个鸟语花香、满园翠绿的“大氧吧”,成为全国高校最美校园之一。作为一路走来的创业者,虽然已退休离岗,但岁月如歌,往事如烟,历历在目的回忆时常令我充满了感动,充满了自豪。

2002年9月,泰安校本部半个学院和济南分院三个半学院首批入驻青岛创业基地。这批先行的创业者放弃了在省城、旅游城市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的夫妻分居,有的弃儿弃老,奔波于两个校区之间,住在学生宿舍,吃在学生食堂,下班后吃不上热菜热饭已成常态。周末下课“回家”不是大雾弥漫就是车出故障被困在路上,有时回到泰安、济南已是午夜时分。

一方面,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不尽人意之处;另一方面,抗击“非典”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任又接踵而至。创业者们懂得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舍小家顾大家,忍住思儿挂家的泪水,克服了重重困难,用汗水和心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创业之歌、开拓之歌、奉献之歌!他们在充实与平淡中播种着理想,收获着希望,践行着承诺。

他们是一支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生力军——

一名年轻的女教师,爱人是现役军人,常年驻在军营,上小学的儿子平时只有她带着,面临搬迁的她只好请母亲帮忙照看。“非典”期间的一天,儿子在济南遍寻不见,她虽心急如焚却依然坚守在课堂上。

一名年轻的教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时常奔波在校内校外。一次,为给学生上课从济南匆匆赶往黄岛,无意撞了抗“非典”的“红灯”而被关了一周的禁闭,委屈的泪水只好咽到肚里。

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年过半百的母亲和 4 个月大的孩子来到了创业基地,住进了潮湿寒冷的学生宿舍,宝宝是创业基地唯一的最小的“创业者”,他沐浴在创业的阳光下健康成长。在黄岛主持工作的校领导为之赞叹并于“六一”儿童节亲自到学生宿舍看望了宝宝和老人。

几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步履不再轻盈,一谈到工作、一走上讲台却精神焕发,在创业大军中彰显出别样的风采。他们跟首批来到创业基地的年轻老师一起奔波于两个校区之间,有时老伴逗他们,没想到都这把年纪了,咱还做了回“周末夫妻”。在科大讲台上站了 30 年的他们,看到一批批学生事业有成,看到学校一天天壮大,绿叶对根的情意让人心静如水,他们已经与科大融为一体了。可又有谁知道,每次周末回黄岛时,行李箱里总有一包沉甸甸的药呢?

一名年轻的教师,在2003年4月的创业基地首次教职工篮球赛中不幸摔倒,腿部三处骨折,强忍剧烈疼痛说出的第一句话竟是“请尽快安排其他老师给我代晚上的课”,当被救护车送往医院躺在病床上时仍念念不忘他所带的毕业设计。这名年轻的教师此后又做了两次大手术,半年后重返黄岛创业基地并开出了新课。

6名教授面对很不完善的办学条件和承担抗击“非典”、参加“先进性”教育的重任,他们不抱怨,不牢骚,更不消极怠工,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学生中开展了“工科教授”做“人文讲座”的教育活动,为全院学生作了涉及哲学、艺术、成长、企业文化、市场经济、人文修养等方面内容的讲座,丰富了学生的精神食粮,为当时闭塞冷清、教学单一的校园增添了生机,深受学生欢迎。为了凝心聚力,增强亲和力,稳定教师队伍,他们积极参与“教授做东周末聚餐”活动,自掏腰包,请周末留守的教职工聚餐,谈天说地,其乐融融。2002年底,学院竟然结余办公经费 20余万元,学校又拨付20余万元,建起了青岛创业基地第一个大型机房,改善了教学科研的基本条件。他们肩负着繁重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重任,在当时那个非常的历史时期仍顽强拼搏,兢兢业业,只要是工作需要,就没有地点的选择,也没有时间的制约。承担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指导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竞赛获奖,申报博士点成功,都是凭借着那份心高志远、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意志品质取得的。

他们是普通的党政管理者——

一位普通的学生工作干部,爱人在离济南校区很远的一个学校工作,女儿多半由他照顾着,面对突如其来的大搬迁,他硬是把在老家照顾年迈的父亲且年近七十的母亲请来照顾 4岁的女儿。他和学院的主要领导带领满载师生近千人的17辆大巴车和满载行李的3辆集装箱车冒雨来到创业基地,成为济青高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却没有留下一个镜头。无论教室、宿舍还是操场、餐厅,总是跳动着他的身影,夜深人静时还要带领着辅导员和学生干部查房巡夜,确保学生安全、稳定。300 多公里外的女儿每天都期待着爸爸的电话,盼望着午饭能与爸爸一起吃,晚上入睡时爸爸能守候在她的身边。可是从事一线工作的他把原本属于女儿的那份爱更多地给了学生。一次周末回家,女儿发起了高烧,可到了星期天中午他又像往常一样收拾东西,女儿躺在床上突然叫了一声爸爸,他看到了在那张烧得滚烫的红彤彤的小脸上一双含着泪珠的眼睛,自己也忍不住泪水宣泄。母亲对他说,你去吧,我会照顾好宝宝的。面对眼前这个年迈瘦弱的老人,他内心的自责和愧疚更深了。他带着老人亲手制作的烧鸡、猪蹄等回到黄岛,又制作了一个干煸辣椒酱拌小油菜慰劳他所带的辅导员们。这是一顿久违了的大餐,更是师生情、兄弟情。他的精神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工作干部的创业情,他们为稳定教学秩序做出了很大贡献。

有的学院领导为引进的人才腾出了条件尚佳的宿舍,自己却搬进了学校对面缺水少电且阴冷的村舍。

一名年轻的管理工作者,接到任职通知便直奔实验室,带领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和部分教师,夜以继日地包装办公、实验、教学设备,短短的几天内,便用12辆9米的集装箱日夜兼程地把设备运抵并安装到了青岛创业基地,创造了设备搬迁的“科大速度”。可有谁知道,具有工程师职称的妻子为了支持他的工作,放弃了省城优越的工作环境成为创业基地的一名无名的“义工”,至今仍是一名优秀的人事代理职工呢。

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带领教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也时常为搬迁给大家造成的困苦而自责和内疚。她说,因搬迁投她的反对票,她欣然接受;她承诺,以后继续与大家同舟共济,尽力弥补。不料,2003年处级干部换届时,组织上安排她到新的岗位任职,职工们依依不舍。那一天,这个曾做过三次大手术而未掉一滴眼泪的她失眠了,流泪了——多么善解人意、顾全大局的教职工啊!广大教职工对她那份充满信任的感情,激励她在新的岗位上提出了“四用(用心、用情、用智、用力)”的服务理念,又开创了崭新的工作局面。

他们是创业者中最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学生工作干部——

他们深受学生信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同甘共苦、亦师亦友。他们接到搬迁的任务就忙活起来:统一同学们的思想,组织学生整理行李,帮助学院搬运设备,配合学院领导带领学生安全到达创业基地。搬迁到黄岛后,又带领同学们打扫老师们的宿舍,护理生病住院的同学,欢迎新生入学……更令人难忘和感动的是,他们还要在黑暗阴凉的夜里值班护校,为女生楼站岗。有时值夜班又冷又饿,受感动的老师和女同学送些小零食给他们充饥。他们处处身先示范,团结带领全校学生井然有序地学习、生活在一个新的、陌生的且条件尚不够完善的校园里,自觉地为创业基地的建设添砖加瓦。

我行走在这支队伍中,我的心曾一次次被触动。在科大这片崭新的沃土上,他们仅仅是创业者的代表和缩影,他们品尝了创业者的酸甜苦辣。在学校发展史中,他们谱写了凝聚着光荣与梦想的华彩乐章,他们描绘了为发展教育事业开拓与奋斗的宏伟蓝图。或许他们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或母亲,不是一个称职的妻子或丈夫,更不是一个称职的儿子或女儿,但他们是至诚至爱的良师益友,是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管理工作的精兵强将,更是厚德情真、自强不息、敬业奉献的科大人。

没有大张旗鼓的开始,没有轰轰烈烈的结束,唯有真挚的情感在光荣的校徽上谱写出动人的旋律,唯有满腔沸腾的热血在三尺讲台上唱响令人震撼的强音。他们,高唱着创业之歌

选自《科大故事》(2016年9月出版)(讲述:刘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