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深度报道正文

一路追梦一路歌——记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卫雪

发布时间:2018-04-28  点击:

 

窗体顶端

思维敏捷,举止干练,活泼率真,是材料学院辅导员卫雪给人的第一印象。一个凉爽初夏的午后,记者走进刚刚从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现场会载誉归来的卫雪办公室,分享了她10年辅导员生涯的追梦历程。

“其实,10年前我走上辅导员这个岗位纯属是为了能在高校谋个职位,为了和爱人在一个单位工作。但机缘巧合的是,我却从这里出发,开始了自己的寻梦、筑梦、追梦之旅。”快人快语的卫雪如是说。

“用情”去做,成为学生心中的“贴心人”

2005年的秋天,卫雪接到一位学生家里打来的电话:“母亲车祸病危!”为了让学生尽快见到亲人,卫雪一边通知学生本人,一边自己垫付700多元车费联系好了长途出租车,送学生回家。学生处理完丧事回到学校后,深深地给卫雪鞠了一躬。从此,这位学生对卫雪敞开了心扉并在她的帮助下彻底打消了曾经萌发的退学念头。这件事让卫雪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辅导员的幸福感、存在感和价值感,这种幸福也让她对辅导员工作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激励着她不断前行。从此,能成为一名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学校认可的优秀辅导员便成了她的梦想。整整10个年头,卫雪一直在尽心、尽力、尽智地用爱心和汗水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有一次,卫雪在山科大校园论坛文学板块中看到一篇题为“冰封的世界”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她的学生。这名学生,来自组合家庭,由于缺少温暖,上了一年学就产生了退学的想法。为此,卫雪三番五次找这位学生长谈。在她的帮助下,这位学生终于走出了自己的“冰封的世界”。在一次亲情美文朗诵比赛中,这位学生还朗诵了一首自己作的长诗——《我感谢我的老师》。

辅导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工作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只有带着“真情”去工作,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学生工作中,卫雪倡导并身体力行“走、转、改”,努力改变工作方式方法,坚持走进宿舍、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心里。卫雪喜欢邀请学生在学校“香米乡米”餐厅边吃午餐边交流,同学们都管这种方式叫“相”约午餐,“迷”你而来。在操场、在自习室、在宿舍经常看到卫雪和学生在一起的身影,因为她坚信,只有身近,才能心近,心近了同学们才愿意分享、愿意倾诉,才能获得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手资料。

“用心”去做,成为学生眼里的“知心人”

“卫老师,几百家用人单位,你是怎么记住的?”面对同学和同事好奇的询问,卫雪总是微笑作答,“我有一张自制的就业地图”。其实,这张“秘密地图”绘制背后,是每次看到有关招聘信息或每有一家单位来招聘时,卫雪都用心记下来,用不同的颜色标记专业,用不同的字母缩写标记行业,然后再定位在就业地图中,这样哪个区域、哪些单位、什么性质便一目了然。

都说辅导员工作是千根线、一根针,确实工作头绪繁多。但不管哪项工作,卫雪做起来都是得心应手,做出来也是有声有色,这些都得益于她工作上的“用心”。在贫困生工作中,家里是不是单亲家庭、有没有病人、有没有上学的兄弟姊妹、学生的日常表现等等,都“储存”在卫雪的脑子里,随时脱口而出。翻开卫雪10年来的工作日记,就知道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都是平时用心积累的结果。

“用脑”去做,成为思想教育的“探路者”

学生工作有其内在规律,需要提炼,更需要升华。多年来,卫雪在领导的支持和同事们的帮助下,认真研究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积极探索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在“德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志愿者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推行“亲情教育”,创建“体验式”德育教育模式。

2007年8月2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以“科大布置特殊作业,要求学生和父母算算账”为题,报道了我校材料学院开展的亲情教育活动。一位家在农村的学生感慨“全家的年收入少得可怜,算完账才感觉欠父母的太多了,这岂止是算经济账,更是算良心账啊!”

针对灌输式和约束式的思想教育与管理方法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的“高、重、偏、硬”等问题,卫雪探索体验式德育模式,通过开展亲情教育活动,使学生深切地感受“父母之爱、师长之恩、同窗之谊”,“通过亲情产生感恩,通过师情形成敬重,通过友情增强乐群,通过校情促进融通”,发挥亲情教育“明理、解惑、顺气、鼓劲、凝心、聚力”的作用,激活了学生的心灵,获得了家长的认可、社会各界的支持,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20多家媒体先后予以报道。卫雪撰写的《凝练德育特色,点亮学生心灯》获山东省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三等奖,《“体验式”德育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获山东省“十一五”地方教育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她先后3次在山东省首届慈孝文化论坛、全国亲情教育基地经验交流会上做典型发言,受到了同行和专家的肯定。2012年,材料学院获得“全国亲情教育十大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实施“大学生党员红色先锋成长计划”。

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卫雪坚持实施“大学生党员红色先锋成长计划”,以目标化管理为主要方法,通过建立“红色先锋年度成长档案”,实施“红色先锋行动”,建立了“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让党员的“成长”目标更加清晰,“红色”形象更加真实,“先锋”作用更加突出。“大学生党员红色先锋成长计划”实施9年来,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大众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先后对该做法予以报道。该项目获得青岛市基层党建创新工程优秀创新项目,青岛市、泰安市组工创新奖。她先后3次在泰安市委组织部、青岛市委组织部、青岛市高工委等组织的基层党建创新项目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2014年,“大学生党员红色先锋成长计划”被评为山东高校基层党支部活动创新案例一等奖,并入选教育部基层党支部活动创新品牌优秀案例库。

材料学院有一名学生考取了国家公务员,已经毕业5年,但一本“党员红色先锋成长手册”却一直珍藏着。他说:“这是我成长的印记,我要保留下来,作为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它总是给我成长的动力,时刻提醒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要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开展志愿者服务,“小草学堂”为留守娃“筑家”。

“喜欢喊‘一二三’孩子们立刻坐好,嘴里还回应着你‘坐端端’;给他们讲一个知识点时他们‘哇’的一声睁大眼睛时的感觉;喜欢他们拿扇子给你送的微风,悄悄塞给你不舍得吃的糖果,很多时候孩子们带给我们的感动就像心被针扎一样。”这是材料学院一名支教大学生写在日记里的感受。

2011年开始,卫雪组织留守儿童支教服务团——“小草学堂”,根据留守少年儿童的群体特点,开展学业辅导、情感呵护、心理救助等课程,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如今走过4年的“小草学堂”在日照市岚山区建成了12处,每年有超过100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2014年,“小草学堂”荣获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卫雪撰写的报道《小草学堂成了山里孩子的新家》获得“2013年山东高校十大新闻提名奖”。

十年工作求索,收获桃李芬芳。10年来,卫雪所在团委曾被评为山东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所带班级团支部曾获山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所在党支部曾被评为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所带的学生荣获省级以上各类奖项百余项。她本人先后荣获“第七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山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山东高校十佳辅导员”、山东省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和校十大杰出青年、优秀教育工作者、巾帼建功十大标兵、优秀辅导员等称号。

思者无域,行者无疆。“若要问世上什么人最幸福?有梦,且敢于追梦的人最幸福!”对于未来,卫雪还是那样说:“辅导员工作让我充满活力,让我充满激情,我要一如既往地去听从内心的召唤,坚定地继续追逐我快乐而幸福的辅导员之梦。”

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