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深度报道正文

自动化学院:汇聚各方力量打造育人“联合舰队”

发布时间:2019-12-23  点击:

临近岁末,盘点2019年,自动化学院喜事多多。

成立青岛智能无人系统创新研究院、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二等奖、本科生研究生就业率近100%……一个个喜讯证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自动化学院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汇聚各方力量做大育人格局,全力助推高质量人才培养,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

走有特色的育人之路

2019年,自动化学院学生有1000余人次参加省级以上创新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333项,其中国家级47项、省级一(特)等奖70项。历史性地获得第十四届“恩智浦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一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二等奖……

“学院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将科创活动融入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王永君说。

近年来,自动化学院立足创新实践育人,推进“三二六”工作体系,全面实施“六大工程”,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科融合“火”起来,让典型榜样“亮”起来,让好点子“涌”出来。

“为了让学生对科创有热情、有激情,我们全面实施‘六大工程’,破解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遇到的瓶颈问题,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王永君介绍,所谓“六大工程”,是青工精神培育工程、青工环境优化工程、青工业务促进工程、青工文化建设工程、青工典型选树工程、青工技术服务工程,分别围绕创新教育、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创新支持、创新典型选树等进行了攻坚。

“教师的引导对学生开展科创项目非常重要,能够有效地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动化学院副院长卢晓告诉记者,“全员参与、全心服务、全程贯穿、全面提升,专项经费、专用场地、专业人士、专业教师,学院打造的‘四全四专’全面服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效地开启了科创育人的新局面。”

每天夜晚,自动化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总是灯火通明。学生和指导老师聚在这里一起讨论、实验、研发,经常是一夜不眠。自动化学院在保障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上下功夫,提供设计、加工、装配、调试的场地。据不完全统计,每学年在科创基地加工作品的学生高达500人次以上。

通过强化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自动化学院,越来越多的学生贴上了“青工未来星”和“科创达人”的标签。自动化学院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育人之路。

创新思路汇聚育人合力

选聘校外辅导员,让企业骨干走上讲台;实行学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更有“温度”;开设青年工程师创新论坛,走近优秀,践行使命担当……今年以来,一项项新举措成为自动化学院育人道路上靓丽的名片。

10月12日,一次特殊的聘任仪式在自动化学院报告厅拉开帷幕。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这次聘任的对象不是专业教师、不是学院领导,而是来自企业的管理、技术骨干。

第一位“校外辅导员”是珠海亿华电动车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少翠。她曾担任过专职辅导员,后来又走向创业,在个人追梦路上有很多感悟和心得,她表示,今后将关注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组织企业开放日等,尽好责任。

该学院党委副书记范俊峰说:“校外辅导员和学生结对,更好地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把企业最新的发展成果,以及最动人的实践案例鲜活地带进课堂,为丰富实践育人、推动校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提供源头活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7-5班团支书王阳兴奋地告诉记者,“王老师担任我们班的‘校外辅导员’,她以平日的工作经历告诉我们要有清晰的职业规划,才能更好地走向社会,既生动,又入心。”

除了选聘“校外辅导员”,自动化学院还进行了“学业导师”的实践探索。

从11月8日起,自动化学院全面推行学业导师制度。也是从那天开始,黄鹤松除了是学院副院长,又多了另外一个身份——学业导师。在他看来,自己走过的路,对学生无疑是最好的鼓励。

“不仅要成为大学生专业的指导者和引领者,更要成为学生的思想向导、政治向导、成长向导。”正是这种观点的影响,作为20多年坚持创新的“科研达人”,他常常鼓励学生养成“凡事要有一万个为什么”的习惯,“培养疑问、求知的意志,对学习和工作都有好处”。在他的带动下,班里的好几名学生都加入了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多次参加全国、山东省机器人比赛。

担任2019级学业导师,和00后学生打交道,自动化学院程学珍教授更加注重发挥青年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她经常参加班级的主题班会,参加班级交流活动……交流中,她总是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要创造美好的未来,就需要走好脚下每一步”“人生就像一个储蓄罐,投入的每一分努力,都会在未来回馈给你”……“老师总喜欢说‘有困难,就找我’,慢慢地她也成了我们信赖的一棵大树。”自动化2019级5班学生曲伟说。

王永君表示:让专业“领头羊”当本科生的学业导师,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推进个性化人才培养。

邀请校外学生青年工程师来校共话科技创新竞赛,举办“足迹论坛”、创新创业大讲堂、“青工汇”科技创新讲座……自动化学院将“校内课堂”与“校外课堂”、“社会课堂”与“思政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创新思路汇聚育人合力,用心、用情回答着“三全育人”的时代命题。

高层次人才讲好“育人故事”

自动化学院,现有山东省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山东省一事一议顶尖人才团队、山东省泰山学者团队等省部级人才团队6个,有山东省教育厅青创人才引育团队和青岛市顶尖人才团队各1个。

团队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以及世界知名大学、一流研究机构、知名企业的引进人才……在这里,可谓是名家荟萃、“大咖云集”。

如何让高层次人才队伍成为育人“强军”?自动化学院有着自己的思路:以“学科——平台——团队”机制协同育人,构筑育人“创新港”。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机器人与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及省部级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是自动化学院为学生大展身手提供的学术舞台。

记者走进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实验室,实验室里到处活跃着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身影,他们在这里做起了项目,研究起了专利……让学生融入团队,走进教授的重点项目在这里已不是新鲜事。“让学生参与进科研项目,既能够让他们早日了解科研,也能够让他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卢晓说。

“于我们而言,这是不可多得的科研资源!这使我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和利用各种先进科研仪器设备,同时,学院和老师还鼓励支持我们参与项目策划、科研组织和实践创新,对提升我们的科研兴趣与创新意识很有帮助!”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方向研究生常辉说。

做强优势学科、搭建发展平台、学生早进团队……除此之外,教授回归课堂也是一道“必做题目”。近年来,自动化学院引导教师投身教学,鼓励高层次人才为本科生授课,“高层次人才授课,把专业最前沿的技术带进了课堂,有利于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前景,更好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黄鹤松告诉记者。

在学科——平台——团队协同育人思路下,自动化学院“育人航母”百舸争流,破浪前行。学生在各项国家级竞赛中相继捧回大奖,获得2019年世界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工业设计大赛亚军。

要培育“大师”级学生,就要让“育人”的引擎不熄、动力不减,就要为其装上“动力芯”,自动化学院正汇聚各方力量打造育人“联合舰队”,让学生走向社会更有“底气”。(记者:韩洪烁)


老师指导学生调试参赛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