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学校概况正文

第二编 重新起航 第四章 并校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发布时间:2021-09-04  点击:

1963年9月,并校之后的山东煤矿学院开学授课,自此至“文革”前,山东煤矿学院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学校上下充满信心,师生工作热情十足,不仅迅速建立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秩序,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也日益完善,而且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管理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探索,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优良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其他院校、专业与资产的并入

在淮南矿业学院并入山东煤矿学院之后,又有一部分学校专业或物资持续并入,学校的规模日益扩大,各种硬件设施的建设也持续完善,为学校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江西煤矿学院并入

江西煤矿学院是后续并入的院校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在20世纪60年代的院校调整中,江西煤矿学院被划入撤销之列。1963年6月21日,国务院在下发给教育部、煤炭工业部的《关于撤销江西煤矿学院和鸡西矿业学院批复》中指出:“同意撤销江西煤矿学院和鸡西矿业学院。学校撤销后,部分学生需要调入山东煤矿学院、山西矿业学院和阜新煤矿学院的问题,请煤炭工业部与有关省协商办理。”8月7日,煤炭工业部在给中共山东省委的信函中表示:“为了集中力量办好煤矿高等学校,我部江西煤矿学院已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经与教育部研究,拟将江西煤矿学院现有学生450人于1964年暑假合并到山东煤矿学院。”

由于事情紧迫,对于被撤销及并入山东煤矿学院,江西煤矿学院的师生思想波动很大。江西煤矿学院的师生大多是南方人,生活习惯和北方有较大差异,同学们普遍反映去山东后,因为天气冷、吃粗粮、路途远,会导致水土不服,容易生病等。教师们大多已经在南方安家,也不愿意到北方去,但如不服从调动又要顾忌前途和工作问题。因此全校师生对于并校后的去向和工作安置等问题多有疑虑,能否处理妥当,影响到后续工作的进行。

鉴于此种情况,1963年11月,山东煤矿学院刘子光院长亲赴萍乡,就并校的有关事宜与江西煤矿学院进行协商。双方认为,师生们目前的思想状况已开始对教学造成影响,如时间拖长,则愈加不利,并校工作必须迅速行动。通过一系列的会议,两院领导表示拥护煤炭工业部的决定,随后就并校的时间和步骤,达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见。根据双方商议,江西煤矿学院二、三年级的学生,最好在寒假以后搬至济南。四年级的学生仍留在江西,直至毕业。即使如此,这对于双方而言仍是非常紧迫的任务。对山东煤矿学院来说,房屋紧张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为此,山东煤矿学院根据山东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党组决定,请山东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和地质局早日搬出,保证江西煤矿学院的学生、教职工按时入住,不延迟学生的上课时间。另一方面,经两院共同研究,教学设备必须从1964年1月初就要准备,月底开始运输,这样才能在开学前安装就绪。因此江西煤矿学院的领导力量,除带领学生来济南外,还要留下足够的人员,负责组织搬家和毕业生的实习、设计和分配工作。

同时,双方还议定,江西煤矿学院的人员凡山东煤矿学院需要、本人又适合于高等学校工作者,均来济南。其余的人员,由江西或华东煤炭工业管理局负责安排,并由江西煤矿学院在留下的领导人员中,成立善后工作小组。经过统筹安排,初步决定到山东的教职工为75—85名,其中,教师45—48名,干部15—20名,技工15—17名。学校原本的设备和物资,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固定资产中的实习工厂、实验室设备(除采煤、井巷实验室的部分模型)、交通工具和印刷厂的全部设备,以及实习工厂、印刷厂的工具、刀具原材料(特别是钢材、木材、铅字等)和汽车修理工具零件等。(2)流动资产和低值易耗品中的小型仪表、配件、五金工具、电气材料、无线电元件、劳动保护用品、被服装具等。(3)玻璃仪器、化学药品等,符合高等学校需要的图书资料。以上三类物资根据需要,大部或全部并入山东煤矿学院。此外还有教具和家具,在保证教学和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本着节约的原则,挑选一部分质量较好的床铺、课桌、家具等运往济南,一些不必要又不便运输的则留在江西。为节省运费开支,还可以与山东煤管局运往上海的家具适当进行交换。

1964年5月28日,山东煤矿学院派出工作组,与江西煤矿学院接洽。双方均表示遵守徐州会议精神,贯彻已达成的协议,保证并校工作顺利完成。6月9日,经过讨论和研究,通过了《关于江西煤矿学院并入山东煤矿学院若干具体工作的安排》。

根据该文件的要求,组成并校工作领导小组,由两院的主要负责人赖秉霖、笑散、张永刚、赵鼎甫组成,赖秉霖、笑散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以江西煤矿学院为主的并校办公室,负责并校的有关具体工作。1964年6月5日,并校办公室正式成立,主要任务是为联系和办理财产托运,购买和调拨包装仪器设备的材料,监督双方有关部门执行协议和并校工作计划,帮助有关部门及时解决并校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或向领导小组提出处理意见,以保证并校工作的顺利进行。关于物资和人员的迁移,一般家具并入山东煤矿学院的有8种1120件,板底双层床150套,竹底双层床50套。经双方清点、造册,托运后办理移交手续。教学设备拟迁至山东的有14种28件,由江西煤矿学院总务部门负责制作木箱,在山东煤矿学院经办人清点、验收、办理签字手续后装箱。所有物品,均由并校办公室组织学生,按照规定时间运往车站。关于人员问题,决定并入山东煤矿学院的二、三年级学生有437名(包括休学5名),于8月25—30日到济南,实际报到450名。教师和干部31名,大致分两批前往山东,于7月下旬和8月下旬报到。同时,为做好江西煤矿学院师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山东煤矿学院工作组通过举行座谈会的方式,向二、三年级学生干部和学生代表介绍山东煤矿学院的情况。由此,从物资、设备的运输,到人员的安置,双方在短时间内克服困难,作了较为妥当的安排。

随后,江西煤矿学院与山东煤矿学院的并校工作,按照预定的计划和安排,开始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除山东煤矿学院特别工作组人员外,江西煤矿学院各部门认真负责,领导亲到现场。师生们积极行动起来,在繁重的任务面前,大家保持团结,多一些谅解,少一些怨言,共同克服了困难。1964年8月,并校工作顺利完成。江西煤矿学院的师生、实习工厂和教学设备的加入,进一步充实了山东煤矿学院的力量,对之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济南工学院部分专业并入

1963年7月19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济南工学院矿山机电专业并入山东煤矿学院的问题》的文件,同意将济南工学院矿山机电专业并入山东煤矿学院。据此,两校领导通过联系沟通,召开相关部门会议,就专业并入事宜商定了具体的办法。同年暑假期间,济南工学院矿山机电专业的学生170人、教职工10人,并入山东煤矿学院。

(三)江苏煤矿专科学校部分教师调入

1964年5月12日,煤炭工业部致函华东煤炭工业公司,对调整华东地区煤矿院校的问题,作出了具体指示,确定撤销江苏煤矿专科学校(徐州煤矿学校),教职工分别调入相近单位。同日,山东省人民委员会人事局致函济南市人民委员会人事处,同意江苏煤矿专科学校的教师和工作人员12名,于当年暑假调入山东煤矿学院。5月22日,煤炭工业部在关于跨省调动干部的通知中,将江西煤矿学院和江苏煤矿专科学校的43名干部调到山东煤矿学院工作。按照预定计划,两校的教职工先后调入山东煤矿学院。

(四)山东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干部学校等单位资产的接管

山东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干部学校等单位资产的接管也是对学校资源的有益补充。山东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干部学校位于济南马鞍山,习惯上称为“马鞍山干校”。该校为煤炭工业部创办,以培养煤炭系统管理干部为主要目标。在全国性的院校调整中,根据煤炭工业部和省煤炭工业管理局的指示,学校归于被撤销之列,并且规定在该校撤销后,财产物资除部分家具拨给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及相关单位使用外,所有教学设备、图书资料、房产家具等,均由山东煤矿学院接管使用。为此,山东煤矿学院成立物资接收小组,以赵鼎甫、王彦礼为组长、副组长。山东煤矿学院接收小组与马鞍山干校移交小组通过举行一系列会议,于1963年6月22日就物资移交的具体办法达成了一致协议。其后不久,双方按照既定的移交办法,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了物资清点、造册工作。到7月中旬,马鞍山干校的物资运抵山东煤矿学院,完成了移交任务。

1964年10月13日,山东煤矿学院与华东煤炭工业公司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签订协议,规定在该公司机关迁往徐州办公后,将济南部分房屋及水电等移交山东煤矿学院使用。根据协定,计有办公楼1800平方米,伙房130平方米,汽车库房105平方米,工人新村宿舍1280平方米,以及完整的水电系统归属山东煤矿学院。11月9日,煤炭工业部发出指示,在华东煤炭工业公司煤田地质勘探公司机械修配厂迁往镇江后,全部厂房及附属建筑(包括动力线、照明、管道等设备),移交山东煤矿学院使用。12月12日,该机修厂将原有土地、房屋、道路、树木、上下水道、输电线路、变电所装100KVA变压器1台,一一造册,完成了移交任务。山东煤矿学院的教学设备得到了进一步充实。

至此,合并后的山东煤矿学院共有学生1637人。其中,采煤专业595人,机电专业698人,经济专业223人,矿建专业121人。教职工有580人,其中,干部215人,教师238人,工人127人。

从1963年3月国务院下文决定保留山东煤矿学院,到1964年8月江西煤矿学院等院校、专业并入,是学校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大融合时期。在整个并校融合过程中,山东煤矿学院和其他迁入院校都给予了极大重视,表现出了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团结协作、相互体谅的品质,以及不畏艰难、乐观向上的风貌。以淮南矿业学院并入山东煤矿学院为基础,再加上江西煤矿学院、济南工学院、江苏煤矿专科学校的教师和马鞍山干校、华东煤炭工业公司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等物资的并入,山东煤矿学院的办学实力大增。

二、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教学组织

(一)组织领导机构的建设

1.完善领导体制

由于多校与专业的并入,山东煤矿学院师生员工数量迅速增至2200多人。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来到新的城市、新的学校、新的工作环境,一切都是那么陌生,但又充满了新鲜感。一时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关照,展现出团结友爱的精神和高昂的工作热情。但学校的办学条件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是校舍的不足,给住宿、上课和实验等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当时,学校共有校舍26007平方米,其中教学大楼占11004平方米。学生长期住在教学大楼三层上,并占用一部分家属宿舍,教工居住也很分散。人多房少,住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室拥挤,教工办公室缺乏,读书、实验不便,师生普遍感到不适应,甚至产生“还不如原来学校”的心理。此外,学校的硬件设施也不够完善,缺少物理、化学实验室,图书馆,实习工厂等,为学习实践带来了极大不便。面对这种状况,尽快建立新的组织机构,扩大学校规模,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资源,已是势在必行。

学校首先建立健全领导体制。1963年8月,煤炭工业部致函山东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决定》精神,建议山东煤矿学院党委由省委直接领导,由刘子光担任党委书记兼院长。同时指出,为了加强学院的领导力量,拟将山东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副局长吕德甫和淮南矿业学院副院长笑散,调任山东煤矿学院副院长。其他领导干部的配备,由学院直接报请省委组织部审查。遵照煤炭工业部的指示,山东煤矿学院组成了新的领导机构,具体为:党委书记兼院长刘子光(由国务院任命),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吕德甫,党委副书记陈维棠,副院长笑散。同时配备各职能部门的干部:教务处教务长于德洲,副教务长赵鼎甫、王家廉;办公室主任毛丰飞;基础部副主任孙启祥;采煤系主任李文睿;机电系副主任王墨林;总务处副主任陈友亭;人事处副处长苏吾华;图书馆副馆长沙合。在此基础上,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1963年12月6日,由刘子光、吕德甫、陈维棠、笑散、王显、于德洲、赵鼎甫、王家廉、李文睿、王墨林、孙启祥、单德元、陈友亭、苏吾华、沙合、黄继武、尚武等17人组成了新的院务委员会。刘子光任主任委员,吕德甫、笑散、王显、于德洲任副主任委员。1964年4月28日,煤炭工业部下发《关于山东煤矿学院由部直接领导的批复》,同意学校由原来华东煤炭工业公司领导改为煤炭工业部直接领导。从此,山东煤矿学院成为部属院校,提升了在高校中的地位。

2.健全组织制度

随着人员的增加,学校充实了系(部)和教研室等领导力量,明确各部门的职能与教师的任务。对于负责全面教学工作的教务处,不但加强了教务科、教材科的力量,而且增设了教学设备科,从而使教学管理工作,尤其是实验设备的整理安装和计划购置等有了很大的进展。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每周例行行政会议,建立学习和生产劳动制度。在教学上实行双周教学例会制度,由院长、教务主任、系主任等参加,定期检查和研究全校的教学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且定期开展评教、评学、评领导的“三评”活动。对学生坚持贯彻考勤、成绩考核、学籍管理制度,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学习讨论,从而使同学们提高认识,配合学校的管理工作。同时建立师生周六下午劳动制度和学生公益劳动管理办法等,使教师和学生的劳动做到经常化、制度化。随着组织制度的健全和分工的明确,学校的各项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

(二)教育教学秩序的完善

1.新的教学机构的建立

(1)成立基础部。由于并校后学生数量大增,为强化管理,1963年8月,学校成立基础部,办公地点设在马鞍山(原煤炭干部学校地址),将招收的新生、二年级的学生划归基础部管理。该部共有教师67名,下设8个教研室(马列主义、外语、体育、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1个教学小组(金属工艺学)。同时,为加强党的领导,成立基础部党总支委员会,肖宗武任党总支书记,行政机构由孙启祥任主任、董书香任副主任,李传高任团总支书记。1964年下半年,马鞍山基础部被撤销,学生被划归各系。此后,新成立的基础部由沈俊任党支部书记,郭春萱任主任。

(2)院系补充与调整。并校后学校对原有院系作了一定调整。首先,组建矿山经济系。1964年9月22日,经煤炭工业部同意,在不增加编制的情况下,将采煤系的经济专业分出,成立矿山经济系,共有专业教师17名(其中,经济组织与计划专业13名,企业会计、统计4名)。其干部组成人员,由付春光任党总支书记,穆毓瑞任副主任。

其次,充实采煤系和机电系。1965年12月30日,学校任命董道友为采煤系党总支副书记。采煤系下设采煤方法、矿井通风与安全、地质测量、采矿工业经济、矿井建筑5个教研室,共有教师67名。同日,宣布霍万库为机电系副主任,张桂芝为党总支书记,张荷英为党总支副书记。机电系下设矿山电工、普通电工、矿山运输与提升、矿山机械、机械原理与零件5个教研室,共有教师46名。其后陆续配备各教研室主任或副主任,教学机构趋于完善。

2.教学规划的调整

学校还对教学规划和教学保障条件作了一定安排。首先,调整教学进度,在教学时采取灵活处理的方式。并校以后,全院共有4个专业34个班,其中原淮南矿业学院23个班、原山东煤矿学院6个班、原济南工学院5个班;按年级划分,1959级7个班,1960级5个班,1961级6个班,1962级5个班,1963级11个班。由于各校的具体情形不同,课程进度不一,学生的水平也不尽相同。原济南工学院的学生,起初有的是机械制造专业,有的是铸造专业,合校前才改为矿山机电专业。二年级的学生曾放假1年,学过的内容已经印象不深。原山东煤矿学院的学生,过去的1年内曾按专科的教学计划上课。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刀切”的教学计划显然不可能实行。为此,学校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通过对各个年级、各个专业教学情况的调查,分别制订了不同的教学计划,并要求师生认真掌握和贯彻。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求师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自学辅导,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制订自学计划。根据教学日历,在四个年级中各选择1个班试行自学指示图表。由各系(部)分别召开试行班级任课教师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学校合并后,各专业均为5年制本科,根据新的学制着手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此外,为满足教学需要,保障师生学习,图书馆加快图书的整理、分类、编目,布置开放学生、教师阅览室。同时进一步健全图书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如图书采购、出纳和流通保管等,保证图书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

(三)各项硬件设施的建设

1.校园的规划与建设

为保障师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学校进行了校园的规划与建设。1963年8月初,根据《煤炭工业基本建设程序暂行规定》,通过广泛的调查和论证,制定并呈报煤炭工业部《山东煤矿学院扩建工程设计任务书》。任务书指出,学院系在原中专济南煤矿学校的旧址建成,由于旧有房屋不是按照高等学校的要求建设的,在教学上不能适应本科院校的教学需求。尤其是多所学校并入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简陋的校舍更是与学校的发展规划不相匹配。此外,原有校舍总体布局上不够合理,像图书馆、实习厂、风雨操场、学生宿舍、单身职工宿舍等,皆无法满足需求。同时,理化实验室、采掘机实验室、实习绞车房、职工家属宿舍、学生食堂及其他附属用房,也是捉襟见肘,不堪敷用。鉴于此,学校对扩建规模作了新的规划。根据规划,拟于1964—1967年总投资2634000元,扩建校舍建筑面积24980平方米,包括教室、图书馆、办公室、学生宿舍楼、教工宿舍楼、实习工厂及实验室、学生食堂、仓库汽车库、医务所、风雨操场等,分前后两期完成。由于原校址范围小,须在学校东、南、北三面购置土地80亩。1964年在学校东部购地23亩建筑学生宿舍,于操场北部建设实习厂、实验室、风雨操场。同时,操场本身亦拟由300米跑道扩展为400米跑道的标准操场,因而需要向南扩至堤口路,且需购置操场南部的19.5亩土地。

随后,在学校党委的争取和努力下,随着原山东省煤炭工业管理局搬迁徐州,上级把南院给了山东煤矿学院,学校的面积扩大了,也有了办公大楼,解决了用地和用房的紧张。学校有了南北两院,后来在南院建造了图书馆大楼、学生宿舍楼,扩建了操场,铺设了校内道路,在北院建了教室、实验室、学生食堂等,师生自己动手修建了游泳池。

2.实验室和图书馆建设

与此同时,学校还着力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并校后,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对实践教学环节予以极大重视,将实验室建设摆在了突出位置。除对原有的16个实验室进行了充实和改进外,还先后投入资金,建立了流体机械、矿山压力、机械零件、机械原理、井巷、金属工艺加工等实验室。更重要的是,在实验室建成使用后自己设计、自己制作、自己安装设备,开设新的实验课,尽快使设备运转起来,如电机车的运行等,形成动态的效果。在实验室管理上,学校学习大庆,实行挂牌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实行仪器设备的定位管理、牌板管理和材料、零件的“拉签式”存放制度,做到了账、卡、物三符合。在技术管理方面,推广了“五好设备”的管理经验,对仪器进行全面鉴定,加强了检查和维修,建立了技术档案,制定了操作规程和各种规章制度,从而使实验室能够更好地运转。学校还建成了新的图书馆楼,藏书总量增加到27.3万册。布置开放了教师和学生两个阅览室,还对部分图书实行开架借阅,增加了学生借书册数,使整个图书管理工作正常有秩序,提高了服务质量。

3.重建实习工厂

为保证实践教学的需要,学校还重建实习工厂,并设立实习厂、印刷厂党支部。早在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时期,学校曾建立实习工厂,1960年1月,实习工厂与华东煤炭工业公司煤田地质勘探公司机械修配厂合并,虽然隶属于学校,但在生产任务与教学实习的安排上,校厂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带来诸多不便。1961年冬,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决定将该厂划归华东煤炭工业公司煤田地质勘探公司领导,仍兼作学生的实习基地。当淮南矿业学院并入后,一方面,淮南实习工厂的设备随之迁来;另一方面,在校学生增加到1200人,学生的实习任务更加繁重。因此,学校与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多次协商,经报煤炭工业部批准,决定华东煤炭工业公司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修配厂搬至泰安,该厂所有的厂房和设备(有厂房4740平方米,机床33台),交山东煤矿学院作为实习工厂使用。1963年11月27日,学校宣布成立实习厂、印刷厂,完善了实习工厂的管理,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保障。

三、制订实施师资培养计划和科研计划

(一)制定十年培养提高师资规划

并校工作完成后,学校按照国家规定,对教师管理培养作了新的规划。《高校工作条例》颁布后,高等院校在贯彻执行中,对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曾作出很大的努力。1963年,教育部多次召开会议,对教学、科研和师资培养等工作以及全面和长远的教育规划,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并要求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出长远的规划。遵照这些指示精神,9月中旬,山东煤矿学院就着手讨论、准备,要求各教研室、部分教师认真领会教育部对规划内容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出十年规划。在这个基础上,学校于12月23日制定公布了《山东煤矿学院今后十年培养提高师资规划(草案)》。

该草案分析了学校采煤、机电、矿建、经济4个专业,30个教研室(组),196名教师的状况。首先将教师和教研室进行了分类。(1)教师,第一类为有一定教学经验和科研经验的老教授和老讲师,共9人,约占全部教师人数的4.6%;第二类为1960年以后提升的讲师,及相当于讲师水平的教师和老助教,共52人,占26.53%;第三类为1960年前后毕业的助教和相当于助教水平的教师,共108人,占55.1%;第四类为尚未达到大学本科毕业水平的教师,共15人,占7.65%;第五类为见习期间还未转正成助教的教师,共12人,占6.12%。(2)教研室,第一类是采煤、井巷、运输与提升3个教研室,基础较好,有部分骨干教师能够按照教学计划开出全部必修课程,效果较好;第二类是通风、经济、建筑、矿山机械、矿电、普电、外语、数学、力学、化学等10个教研室,能够按照教学计划开出全部必修课程,教学质量高低不一;第三类是物理、政治、体育、制图、地测、零件、金工等7个教研室,教师数量不足,仅有一些青年教师,缺少骨干力量。从采煤、机电、矿建、经济4个专业来看,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师资、设备与教材3个方面,即师资力量和水平有待加强,教学设备有待配套齐全,教材质量有待提高。

根据以上情况,该草案对之后十年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总的规划和要求,即前五年师生基本上过教学关,大部分专业的毕业生质量基本上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外文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等方面,接近或达到我国先进矿业学院的水平。后五年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要求十年以后各个专业从师资队伍、教学设备及教材等主要方面,初步建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在某些学术领域,争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提出师资培养的原则,即正确处理政治和业务的关系;正确处理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和进修的关系;贯彻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普遍提高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关系;遵循劳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校的特点,草案指出师资培养的主要途径,应坚持在职进修为主,离职进修为辅;在校进修为主,外出进修为辅;个人钻研为主,导师指导为辅。学校设立师资培养提高领导小组,由一位副院长亲自负责,系(部)主任、教务处、人事处等单位高度重视,把师资培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提高的主要途径是参加教学和生产实践及科研工作。学院还拟定了培养和提高骨干教师的意见,成立了外文补习班,帮助教师提高基础外语水平,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教研室和教师也都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提高,并充分发挥老教师和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年教师的指导作用,利用教学小组、科研小组的集体力量,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同时建立教师业务档案,作为全面考核教师的依据。

(二)为教职工晋级定级提升教师待遇

为切实保障教职工待遇,学校为171名教职工晋级或定级,增加工资。1963年10月10日,根据有关调整工资的指示,从8月起,张桂芝等9人及沈光寒等教职工162人,分别晋级或定级,增加工资。1964年三四月间,为贯彻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提升教师职务工作问题的通知》,学校组成业务评定委员会,确定教师职务等级。这样,从1961年以来,学校(含淮南矿业学院)评定助教69名,讲师30名。教师职称等级和工资等级的评定,对于保证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对建立正常的晋升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起了较好的作用。

(三)科研计划制订与工作开展

这一时期,学校还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并制订了科研项目计划。1963年12月2日,山东煤矿学院制定和通过了《关于1964年度科学研究项目及经费计划的报告》,并上报山东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在报告中提到9个科研项目,有的是学校教师为主持人,有的是作为派出人员参加。这些项目分别为:(1)水采矿井开拓参数及其确定方法的研究(部定十年规划中重点项目之一),唐山煤炭科学研究所主持,山东煤矿学院派沈光寒、李景山、李学陵参加。(2)官桥矿区毕兰竖井厚表土层、含水沙层下特厚煤层的开采问题(部定项目),省基本建设局主持,山东煤矿学院派许心泉、于润桥、李白英、陶华学参加。(3)深表土层冻结法凿井技术的研究(部定项目),省基本建设局主持,山东煤矿学院派王德民、沈国富参加。(4)压气钻架的研究(院定),陈铨主持。(5)F系数的测定(院定),胡峰主持。(6)变压器漏碌电抗分析(院定),陈鹤主持。(7)局扇的保护(院定),陈鹤主持。(8)直流电机拖动矿井提升合理参数研究(院定),王良军主持。(9)胶带传动滑动曲线的研究(院定),赵宝锟、陈维荣主持。上述科研项目的参与和主持,标志着山东煤矿学院科研实力的提升,代表了当时学校科研的较高水平。

四、贯彻煤炭高校教学会议精神实施教学改革

随着并校工作的顺利完成和各部门、各单位组织机构的构建,以及教学规划各项工作的完成,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很快步入正轨。在全校范围内,新的教育教学秩序很快建立,同时,学校还进行了改革,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贯彻少而精教学原则

“少而精”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教育原则,在抗战期间即在后方地区广为推行。20世纪60年代初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中央再次倡导“少而精”的教学原则,在部属院校、地方院校和军事院校中进行推广。根据中央和教育部的有关精神,煤炭工业部向所属高校下达指示,提出要贯彻“少而精”的教学原则。1963年2月28日至3月14日,煤炭工业部在焦作召开煤矿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会议除研究和修订四年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原则等问题外,还就煤炭工业部《关于认真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的报告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对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1.根据会议精神,贯彻“少而精”原则

根据会议精神,学校领导召开会议,要求对上级的文件进行认真学习和领会,提高认识。会议指出,过去的教学内容过多、过杂,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必须从实际出发,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前进。其后,提出一般性的执行措施,即先学习文件,提高认识,再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系(部)、教研室和每门课程的具体方法。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从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入手,组织教师讨论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明确各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要求,精选教学内容,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总的方针是区分主次,强干削枝,减少课时,精简内容。基本标准是基础课、基础技术课压缩5%,专业课压缩10%。

本着这一精神,各系(部)和教研室的教师积极行动起来,对“少而精”原则进行了认真的贯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精选教材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教师根据所上课程的特点,将内容进行排队。选择那些符合大纲和专业要求的重点内容,多讲深讲,次要的内容少讲或不讲。如通风排水及水力机械设备的课程,加强了水泵吸水高度、茹可夫斯基定理、类型分析、水泵的事故分析和安装、通风机实验方法等内容。因为这些部分过去讲得较少,而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较多,学生实习和未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较多,这是应当突出的重点。一些应用较少、没有必要详细讲解或冗余的内容,如水枪的射流理论、水力运输提升理论、煤的脱水和沉淀机械等,被从课堂上删除。再如机电1964级的矿山运输与提升设备课,加强了电机车运输部分,删去地面运输和轨道中的枝节问题。根据焦作会议精神,对采煤1964级的运输与提升设备课,加强了井底车场及斜井提升部分。1965级哲学课中,删去了“哲学史”及“时间和空间”部分。(2)重视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如机电1964级的运输与提升课,在讲授过程中注意了基础理论,将“运输设备的基本计算原理”讲得很仔细,这样学生对链板运输机、胶带运输机的计算就较容易理解。在提升三阶段速度圈的运动学和动力学部分,对基本形式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讲得多,使学生对相关内容的五阶段、六阶段、七阶段的速度图部分,循序渐进,较易把握。又如,在1965级的物理学教学中,加强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讲授。对静电学一章,关于介质的极化作为重点,删去了复杂的推演过程,目的在于突出本章重点内容“场强”的概念。在基本知识方面,面向生产和实际,以掌握应用为重点。如在运输提升与设备中,要求学生掌握机械的设备方面,以我国生产和使用较多的为依据:链板运输机,只讲CKP­11、QTP­30、CKT3­6型;胶带运输机,只讲PTY­30型;电机车,只讲CZK­X、CZK­10、CXK­8型。对于其他类型的机械设备,新型的、尚在研究中的、不成熟的、国外的只是简单地一提,或者干脆不讲。(3)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培养。各教研室注意贯彻大纲的要求,在作业、课堂讨论和实习课中加强能力培养。如数学教研室,对习题课堂较为重视,课时数的比重也较大,一般达到1∶2.5,使学生的运算能力有所提高。有条件的教研室则着力增强实验课,物理教研室在人力少、仪器不足的情况下,仍然开出电学、磁学、光学等10个实验课程,满足了基本的实验需求。

在学生实习过程中也贯彻“少而精”的原则。1964年6月间,经济和机电专业到厂矿实习,通过操作实践从多个方面保证知识的掌握。经济专业的学生,实习时间仅两周,除一般参观实习外,重点实习了掘进工作面一次成巷,收获不小。但起初机电专业的实习内容仍然偏多,包括地面变电所、地面运输、提升机房、通风机、压气机、井下中央变电所、泵房等内容,一律安排一天的时间。这导致学生们忙于抄写机器铭牌、规格、型号等,没有集中精力研究设备的安装、结构、运输情况等。在同其他专业进行对比后,教师认为,实习大纲多而杂,重点不突出,目的性不明确,必须进一步贯彻“少而精”原则,精简不必要的内容,规定必须掌握的内容,提出明确的要求,以便集中精力,打“歼灭战”,真正将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为此,他们尽量压缩讲授学时,每周学时一、二年级不超过22学时,三、四年级在20学时左右。一些专业还对主要专业课程减少授课学时,其中采煤专业的课程,由原来的154学时改为110学时。

在贯彻“少而精”原则时,学校要求教研室精选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青年教师必须过好教学关,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辅导答疑,都应面面俱到。学校还要求教师与学生保持经常的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采掘机械教研室多次召开课代表、学习委员会议,收集对“通排及水力机械”课的意见,对讲课中重点难点问题、习题的布置等,都能认真听取同学们的意见。数学、外语等教研室,也都主动征求学生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因材施教。如经济1965级的“运输提升”课,由于学生过去没学过力学和电工学,在听讲时不易接受。于是,教师在讲授中力求通俗易懂,用形象的事例求证。有关公式的推导和计算,尽量做到详细。讲解习题时,也力求由浅入深,步步引导。在进行辅导时,对成绩好的学生,在答疑时采取提问、诱导的方式,使他们理解;学习较差的学生,则采取进一步讲解原理方法,使他们掌握课程内容。基础部的教师对教材中干枝问题、习题课难易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认为讲课要有充分的时间,保证基本内容讲透,重点内容突出;习题课要以巩固基本内容为主;作业应根据基本内容精选题目。数学教研室在高等数学的课程中,对学习好的同学,增加一些课外选题;学习差的同学,则集中到教研室,纠正作业中的共性错误,直到弄懂为止。物理教研室的实验课,对学习好的同学,安排了一些额外的内容。采煤1964级的测量、机电1964级的运输提升等,大致也采取了上述方法。

2.函授教育中的“少而精”

在函授教育中,学校提出也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自1962年以来,山东煤矿学院的函授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1964年2月,遵照煤炭工业部《关于调整函授教育业务领导体制的通知》,在原新汶、肥城函授分部的基础上,统一成立函授部,并在淮南、淮北、徐州、淄博、枣庄、新城等地建立了7个函授站。函授部计有采矿(地下开采专门组)、矿山机电(机械化专门组、电气化专门组)、矿山机械工艺3个专业,函授本科学习期限均为5年。1965年初,学校共有函授生350余人。为贯彻煤炭工业部“煤矿函授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精神,1965年1月15日,学校在济南召开所属7个函授站负责人和部分教师会议,刘子光作了报告。会上传达了上级一系列会议精神及煤炭工业部《关于煤矿函授高等教育工作指示》,提出重视调查研究,贯彻“少而精”原则,提出精简一些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等要求。会议认为函授工作存在着一定失误,如培养目标不甚明确,课程门数和内容“多而杂”,以及生搬硬套外国的方法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函授部根据学校的规定,对函授教育进行改革。他们认为函授生课程重、时间紧,必须打破旧框框,精简某些不必要的内容。于是,教师结合函授生和生产实际的需要,认真备课,修改讲稿。如“电工基础”一门课,在原计划中没有“电磁铁吸力计算”的内容,但生产上很需要,于是就讲授了这些内容。数学教师在讲重积分时,与函授生一起讨论、联系实际,解决了矿井人造盖的体积计算问题。在授课时坚持精讲多练、边讲边练的方法。如“理论力学”课程,在讲授“静力学”部分时,采取课堂讨论方式,先发下自学提纲,由学生阅读教材,再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高等数学”基础课也一改过去“满堂灌”的做法,将讲课与做习题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解决课程中的重点、难点。1966年初,学校再次强调推进函授教学改革,结合生产,统一安排。切实在“函”字上下功夫,以自学为主,减少面授时间,使函授教学效果有了一定的提高。

3.总结教学经验

在贯彻“少而精”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学校还对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1964年3月20日,学校召开贯彻“少而精”原则经验交流会,极大地推动了以之为准则的教学变革。同日,由教学研究科主办的《教学研究资料》创刊并发行第1期,虽然这是一份不定期的内部发行刊物,但它是学校第一份带有学术研究性质的刊物。主编者认为,能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能不能坚持下来,能不能不断地提高质量,决定于各级教学组织和全体教师的支持程度,因此诚恳地期望各系、教研室、教学小组和老师们踊跃投稿,并给予批评和指导。紧接着在21日,又出版第2期。在这两期中,发表了多篇贯彻“少而精”教学原则的专题性文章。其中,学校副教务长王家廉教授题为《贯彻“少而精”原则提高采矿类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文章,从采矿类专业课的特点和具体贯彻“少而精”原则的做法,发表了有价值的见解。他认为应从课程特点出发调查研究,以“学得少,会得多,做得好”为“少而精”的标准。精选教材内容是贯彻“少而精”原则的中心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必须千方百计提高这个工作。在精选教材内容上,应从课程的目的、任务与要求,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科本身发展的情况,学生实际水平,教学计划中有关课程之间的分工和各个教学环节的相互配合,教学时数等6个方面来考虑。在改进教学方法上,要从搞好课堂讲授、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积极指导学生自学工作等3个方面入手。井巷教研室教师周文安《关于叙述性专业课内容的精选与处理》一文,则以矿井建设专业为例,回顾前几年学生在学完井巷工程之后,几乎每届都出现了相似的问题,内容太多,易懂不易记,概念容易混淆,实际问题很难掌握等。从生产实践、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中,也的确反映出学生在许多最基本的问题上学得不扎实,没有将知识真正学到手。他认为贯彻“少而精”原则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课程的性质和基本要求,教师不但要对本门课程有较深的造诣,而且对整个专业也需要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叙述性课程的内容选择才有了依据。他强调讲课的材料必须精选,讲课的方法则必须深入浅出,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抓住其内在联系,用确切典型的实例、合乎逻辑的推理和生动易懂、通俗形象的语言,揭示出解决矛盾的规律。不难发现,这是作者在讲课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反映了他对“少而精”原则的深入思考。另外,采煤教研室副主任、讲师陈冀飞的《开采方法课程贯彻“少而精”情况的汇报》,矿山电工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祝生香的《贯彻“少而精”的几点措施》,矿山机械教研室赵梁才的《我们在贯彻“少而精”问题上所做的工作》,机械原理及零件教研室副主任、讲师陈维荣的《对精选教材和在课堂讲授中贯彻“少而精”的一些意见》,画法几何及制图教研室的《在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中贯彻“少而精”原则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初步体会》,数学教研室的《我们对贯彻“少而精”原则的初步体会》,这些文章,从各自专业的角度,结合教学实践,多方面、多层次地提出了许多独到的看法,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当然,关于各门课程中如何具体贯彻“少而精”原则,在“削枝”“强干”的过程中如何界定哪些内容属于“枝”,哪些内容属于“干”,以及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还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和研究。山东煤矿学院认真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在促使教师不偏离中心的同时,对所任课程的内容和教授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一些颇有价值的观点,为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二)贯彻春节指示七三指示进行教学改革

1.教学思想改革

1964年2月23日,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召集教育工作者座谈,并发表《春节座谈会的讲话》(又称“春节指示”),其中谈到教育问题,对当时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批评。毛泽东认为当时教育的方针、路线是正确的,但是办法不对,指出教育要改变。3月10日,毛泽东再次强调:“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讲授又不甚得法。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这三项都是不利于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4月14日至25日,煤炭工业部召开所属高校领导干部会议,主要传达和学习毛泽东“春节指示”,认为过去教育工作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太多,教学内容繁杂,教学不得法,学生负担过重等。会议号召各学校应尽快克服教条主义,彻底进行教学改革。1965年7月3日,毛泽东在看了《北京师范学院一个班的学生生活过度紧张,健康状况下降》的材料后,给中宣部写信说:“学生负担太重,影响健康,学了也无用。建议从一切活动总量中,砍掉三分之一。”这些针对教育问题的指示,后来被简称为“七三指示”,在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1965年8月,教育部召开直属院校政治思想扩大会议,要求各大高校认真贯彻“七三指示”。此后,我国高校在贯彻“少而精”原则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学习、领会和执行“春节指示”“七三指示”。1964年5月13日,山东煤矿学院召开党委会议,传达毛泽东的指示。学校对当时存在的课程太多、内容太繁杂、方法太落后、考试不合理等问题,进行了反思。要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三大改造”,即教育思想改造,学制、课程、考试制度、教学方法改造,师资队伍改造。随后,又相继召开教职工会议、学生会议,层层传达和学习文件,对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

(1)理论联系实际。1965年下半年,学校党委组织师生在执行“春节指示”的同时,又深入学习“七三指示”,重点减轻学生负担。学校要求教师以减少内容、理论联系实际为标准,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组织教师自编教材。这一时期,学校所用的35种教材中,自编的有19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各专业的教学内容,每周课内学时控制在48小时以内。这使得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改变了一度围着教师转、跟着考试跑的现象。课堂教学之外,学校注重课外辅导,增加开放实验室的次数,请教师举行科技讲座,有时还放映科技电影。1966年3月,学校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主要研究教学变革的一些问题。会上根据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指示,大家讨论如何精简教材内容,决定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金工、检修、修水泵等入手,试行半工半读,以带动全部课程体系的变化。党委书记刘子光强调:“(精简内容)必须一切经过试验,要逐步试行,取得经验后,再全面推广。”为了达到不增加课时,但又要保证学习效果的目的,继续提倡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作教具,配合解决课程重点、难点的讲授。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尽量把讲稿发给学生,减轻学生上课做笔记的负担,便于课外复习。各个教学环节,如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在数量上不得过多,也以48小时以内为标准。坚持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布置作业取大纲中规定的下限,减少测验次数。这使得学生加班加点的现象减少了,多数学生能按时作息。在实验教学环节中,也想方设法“减负”。如基础部物理教研室起初发现学生实验时间较长,超过规定的学时。后经过调查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准备工作不够充分,数据计算多,学生返工现象严重。相关课程教师通过调查研究,提出教师在实验前应仔细检查每套仪器,下发预习提纲,废除学生写预习报告的做法,要求学生看实验讲义。同时从设备科借来计算器、计算尺,使学生的计算速度加快,节省了时间。学生的毕业设计也有了一些改进,保证基本内容,缩减次要内容。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思想改革的另一个方面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各系(部)由分管教学的系主任和有经验的教师成立教改领导小组,领导和检查教学内容精选、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的改进,学生负担及“学到手”的情况,及时分析研究,定出改进措施。成立课程联系小组,以任课班为单位,从横的方面把教师组织起来。基本任务是关心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学生负担情况,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掌握执行作业平衡图表,进行阶段调整和平衡,定期向学生所在系(部)交流情况。小组会议为2—3周举行一次,系(部)主任下班蹲点,总结经验,推动工作。教学研究科及兼职教学研究的教师,确定重点,深入教研室、班级调查,以了解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各方面的问题,就各个阶段的教学情况按期向院领导汇报。

2.教学课程改革

(1)思想政治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按照中央教育会议精神和改进政治课的意见,突出“兴无(无产阶级)灭资(资产阶级)”思想。在三门政治课中,主要选用毛泽东著作为教材。党史课以党的历史为线索,以党内两条路线斗争为中心;哲学课主要选《矛盾论》《实践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篇目;政治经济学课资本主义部分主要学习剩余价值学说、帝国主义本性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社会主义部分主要讲授专题。

(2)专业课。1964年9月19日,根据学校党委的要求,教务处制订教学工作计划,提出“深入贯彻主席教育思想和高教会议精神,认真进行教学改革,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进一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按照这一原则,在各专业课程教学中精简5%—10%的教学内容,并落实到每门课的教材和讲稿中。经过斟酌考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课堂上可考虑少讲或不讲:生产劳动和生产实习容易学到手的内容少讲或不讲;过深过难、超出培养目标要求的内容(不是永远不要,而是暂不要)不讲;过时的、现场少用或不用的不讲;不切合中国实际又无发展前途的不讲,有发展前途的少讲;毕业后立即用着或经常用的多讲,以后才用的少讲;不成熟的不讲,虽然不成熟但有发展前途的少讲;各课程间相互重复的由先修课讲,或先修课少讲,后修课深讲。

学校积极学习先进经验。1965年2月,学校组织三批干部、教师到北京解放军军训器材展览会参观,回来后向师生们作了汇报。其后各专业掀起了一个制作教具的热潮。教师们在解放军军训器材的启发下,从教学需要出发,从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入手,制作模型教具,进行形象化教学。例如机电系机械原理及零件教研室里经常深夜十二点钟仍然灯火通明,陈维荣、赵宝琨、戴德元等7位老师忙碌地赶制一件叫作“胶带滑动”的教具。领导们劝他们回去休息,他们说回去也睡不着,不制好这个教具,就觉得对学生不负责任。这种精神感人至深,也成为全校教师学习的榜样。其他教师在他们的带动下,一个月内制作教具191件;一年来共制作教具355件,每一件教具都解决了教学上的一个难点。有的教具是综合性的,一举解决许多难点,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改革。同学们反映这样教看得见、摸得着、领会快、印象深,提高了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改革

(1)启发教学。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2军34师100团2连副连长郭兴福,在单兵进攻战术教学中逐步形成一套切合实际的练兵方法。其主要包括: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民主教学,官兵互教;摸清底细,因人施教;突出重点,精讲多练;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启发诱导,形象直观;评比竞赛,树立标兵;既练战术、技术,又练思想、作风。这一方法很快在整个教育界得到推广,山东煤矿学院也在教学方法上推广“郭兴福教学法”,提倡启发式教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言传身教,保证课堂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各教学环节的紧密配合,达到了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使知识活学到手的效果,并涌现出一批全身心投入教学改革的积极分子。

(2)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1964年9月8日,教育部在《直属高等工业学校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初稿)》中指出:“大力开展调查研究,找出培养工作中的问题,借以提高教师的认识,改革教学工作,是贯彻主席对教育工作指示的基本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应当校内和校外并举,“要对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政治思想表现、业务适应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典型调查,深入了解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研究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对培养干部的要求”。实际上,1964年以来,高校在贯彻毛泽东教育思想时,就提出“吃透两头”的口号。一方面,要认真学习毛泽东和中央的指示精神,学深学透。另一方面,要深入基层,通过调查研究找出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走出校门,深入基层,开展现场调查、现场教学,成为这一时期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1964年底,山东煤矿学院在学习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提出“大兴调查研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要求。学校党委多次召开会议,决定成立调查组,赴淄博、新汶矿区调查,并对调查的意义、要求和方法,进行了认真的研究。1965年2月23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调查组开始进行为期1个月的学习和准备工作。首先,大家学习了毛泽东关于教育工作及调查研究的指示,以及教育部和煤炭工业部关于《深入开展教育革命和积极进行教育学改革的意见》。在反复学习和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随后,学校确定了这次调查的目的和任务,即以经济专业为主,以采煤、机电专业为辅。在完成经济专业教育计划初步方案的基础上,兼顾采煤、机电的教育计划及采煤方法、数学这两门重点课程的调查,并为矿建专业的材料力学课搜集有关资料。

3月24日,学校调查组段成功、何洎勋、蔡定邦、崔德奎、陈先淮、童培孚一行6人,从济南出发到达淄博,选择了洪山煤矿作为调查点。自26日起,调查组在矿区的配合下,积极展开调查工作。他们参观了4天,劳动了10天,井下勘察了2天,初步熟悉了现场情况。调查组成员广泛接触矿区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工人、下放劳动教师、毕业校友、实习教师和实习学生等,通过座谈会、个别访问等方式,听取和了解关于毕业校友的工作情况,关于教学改革的建议及以后培养工作的意见。5月26日,调查组转赴新汶矿区,进行了半个月的面上调查,针对淄博矿区所反映的问题,做了访问和验证。调查期间举行座谈会12次,参加专业性会议2次,搜集材料达104份。6月4日开始,调查组对获得的材料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分析、讨论和研究,写成《经济专业教育计划(草案)》,对机电、采煤专业的教育计划,采煤方法、数学课的教改等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与此同时,学校党委还向淮南(以谢二矿为主)派出调查组,进一步了解厂矿对专门人才的需求。该调查组先参加现场劳动,在实践中进行观察,后深入座谈、访问,对种种情况进行了解。他们调查了采矿机械、井巷工程、材料力学、制图等课程的主要内容,以便为修订教学大纲和确定教学内容做参考。同时将淮南矿业学院毕业校友的工作情况也作为重点调查内容。他们在调查期间深入淮南矿区17个单位,访问达265人次,包括矿领导、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函授生、教师、毕业校友等。举行座谈会17次,参加专业性会议4次。

调查组成员对调查任务非常重视,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并于同年7月将调查的收获写成报告。参与调查的现场人员指出,在专业学习之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很有必要,欢迎专业学得扎实、能吃苦耐劳、钻研业务、理论联系实际、与工人打成一片的毕业生前往矿上工作。根据当时现场生产状况,调查人员认为以后发展的趋势是管理与技术的统一,因此要求培养学生时注意加强学生组织管理能力、技术技能方面的锻炼,保证有过硬的基本功。根据这些意见,调查组对采煤、机电、矿建、经济4个专业,从知识范围、课程设置、教学环节,以及如何保证学以致用、用其所学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制订新教育计划应遵循的原则,优化课程设置,从而拟订了4个专业自1966级起的教育计划。他们认为,应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培养与现场实践相结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政治课、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应保持一定的比例,既强化基本理论的学习,又重视操作技能的训练。

(3)现场教学。在调查组成员返回后,学校党委决定,以金属工艺课程作为试点,尝试实行现场教学。不仅课程内容上要联系实际,而且教师和学生要参加生产劳动,教师是半工半教,学生是半工半读,并逐步推广至其他学科。在试点的基础上,学校要求各系(部)都要抓一门重点课,机电系以金工、零件和检修为重点,采煤系以普通测量为重点进行现场教学,其他的课程也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校外调查与校内专业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分头听课、定点联系、蹲点调查等方式,确定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1965年底,许多课程根据现场调查的结果,大幅减少学时,并决定次年部分学生下现场劳动,以此作为结业的方式。1966年2月4日,笑散传达党委的工作意见,再次强调干部坚持蹲点制度,深入调查研究,师生轮流参加生产劳动,实习工厂要把接受学生实习作为重要任务。

(4)考试改革。鉴于“春节指示”中对当时考试中普遍“采用对待敌人方式”的批评,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校考试方法(包括期中测验)进行了变革,主要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同时对于出题、评分标准和平时考查,也进行改进,把“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落到实处。1964—1965学年第1学期,全校有采煤方法、经济组织与计划、矿山运输、电工基础、政治经济学等26门课程实行开卷考试,占课程总数的57%。根据课程性质与要求的不同,考试方式也更加多样,有笔试、口试、堂上开卷、堂下开卷等。命题加强了理论与实践联系的分量,增加了提高题和实验操作题的比重。评分方法也注意将平时作业和考试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注意平时的学习。

(5)毕业设计改革。学校还对毕业设计进行了改革,更加面向生产和实际。1965年,毕业班的591名学生,改变了过去关门搞设计的办法,由51名教师带领,分赴华东、华北、华中地区的10个矿务局28个煤矿进行现场毕业设计。参加专业劳动、技术革新、交流经验等环节,不仅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取得了较系统全面的知识,而且还为煤矿生产和煤矿技术的革新做出了贡献。矿建专业在京西大台矿完成的“吊罐法反井施工组织设计和吊罐制造安装”,作为矿井建设上的一项新技术,在当年7月得到应用。

五、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师生思想政治觉悟

20世纪60年代前期,各地高校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序进行,有了进一步发展。山东煤矿学院历来响应党和国家的要求,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校工作完成后,由于干部、教职工和学生皆来自四面八方,首先面临的是相互了解和团结友爱问题。为使师生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促进融合,新学期开始,学校党委召开会议,针对学校当时的情况,首先开展团结融合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学习,促进学校革命化,积极投身到劳动实践中去。

(一)加强团结教育,增强凝聚力

加强思想教育,力求团结是学校这一时期的首要工作。首先,以学校主要领导为主,保证领导班子和干部团结融合。同时将并校后引导师生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维护学校大局作为首要的任务。学校党委在学习毛泽东著作时,集中学习《为人民服务》和党的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团结问题的决议,深入群众中间了解思想状况,尤其是了解初来乍到的师生对学校生活的体验与对学习的看法。在基本摸清情况后,有针对性地召集会议,向大家讲明学校的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规划。为加强师生团结,学校号召师生员工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认识到学校面临的困难是暂时的,大家都是山东煤矿学院的一员,属于一个集体大家庭,不要动辄“原来的学校怎样”,而应着眼于当下。只要大家相互团结,同心协力,一定会克服不利条件,把学校办得更好。通过细致的思想教育,从学校党政机关到各系各教研室都认识到团结融合工作的重要性,保证了各方面的力量融合到一起,增强了凝聚力,不但稳定了师生员工的情绪,而且也使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的未来发展树立了信心。

(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把工作做深做细

1.设立专职辅导员和党总支副书记

学校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加强学生工作。为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1964年开始,学校设立专职学生政治辅导员,基本做到各系每个年级都有一名政治辅导员,这在当时全国高校中是比较早的。为了迅速把辅导员队伍建立和完善起来,学校采取了多种方式选配人员,一是从青年教师中选拔,二是挑选优秀毕业生,三是年轻的干部调整,四是任用年轻的部队转业干部。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学习进行全面的帮助,学校要求他们像军队的指导员一样,了解和熟悉学生的家庭背景,个人的学习、思想和特长等情况,深入学生当中,与学生“三同”(同住、同吃、同活动),像一家人一样。有条件的辅导员“双肩挑”,从事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很好地缩短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加强了师生联系,密切了师生关系。

1966年1月,学校又增设党总支副书记,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要求各级干部转变作风,深入实际,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细做深。此外,为保证学生的思想健康,学校对学生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课予以重视。领导十分关注政治理论课,关注政治教师队伍,听取汇报,研究工作。同时根据上级党委的要求,学习清华大学的经验,重视在大学生中发展共产党员,做到一年级班级中有党员,高年级建立年级党支部。

2.贯彻进行“三个教育”,开展“三会一课”

在工作上,针对教师、职工、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教师主要是正确贯彻知识分子政策,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对职工主要通过学习毛主席著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自己的工作挂钩、对照,找对手、学先进,改变服务态度和工作面貌。对学生的教育狠抓“两头”(入学后和毕业前的集中教育),强化“中间”(加深教育和反复教育),自始至终贯彻进行“三个教育”,即结合国内外形势、党的中心任务、方针和政策进行阶级教育,结合学解放军、学大庆、勤俭办校等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结合新生入学和毕业生离校进行革命接班人教育。加强调查研究,即加强学生入学后、假期前后、毕业前、各主要教学环节开始结束和国内外重大事件发生变动时期的思想情况调查,以及先进后进典型的调查研究等。启发“三个自觉性”,即革命的自觉性、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自觉性和改造思想的自觉性。在组织工作上,着重搞好党团组织建设,培养提拔新生力量,加强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发挥党员、团员和积极分子的模范工作。学校还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工作。有了进步及时表扬,有了缺点及时批评,有了问题及时解决,有了困难及时帮助。

在政治活动制度方面,党内坚持“三会一课”(支部会议、支委会、小组会、党课)制度,团内强调“三会一课”制度,充分发挥党员的三个作用,即支部集体作用、小组战斗作用、党团员模范作用。注意做好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抓倾向、抓苗头。好的加以培养扶持,使其逐渐发展壮大;凡遇到影响工作、影响团结、影响培养作风的不良苗头,就集中力量认真解决,以防其蔓延和扩大。

3.评比“五好”学生

1964年初,在进行试点摸底并吸取其他院校经验的基础上,学校进行了“五好”学生(政治思想好、学业成绩好、生活作风好、生产劳动好、锻炼身体好)的评比工作。评比期间,各系在党总支的统一领导下,先以各班团支部为单位召开党员、团员支部委员和班长会议,进行排队摸底,再召开党团员大会进行宣讲,在座谈讨论加强对何为“五好”的认识的基础上,首先由团小组内评,然后各班级综合各组意见,组织同学们公开评比,选出“五好”学生。最后再进行“五好”评比总结,号召大家向“五好”同学学习,制定个人的“五好”规划,并以“五好”为纲,掀起“又红又专”的学习高潮。第一届“五好”评比,全校共评出“五好”学生47人,占当时1071名学生的4.39%,其中采煤系12名、机电系14名、基础部21名。总的来看,这次评比较为公正和有代表性。以基础部为例,共有16个班级,学生498人(其中女生40人)。在21名“五好”学生中,团员18人,占85.71%;非团员3人,占14.29%;班、团干部15人,占71.43%。他们当中,既有团员又有非团员,既有班、团干部又有普通学生,既有出身工人、贫农家庭的学生又有出身富农、小商人家庭的学生,完全以个人表现为评比标准,并没有受到身份和家庭成分限制。在整个评比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摆成绩、摆进步、摆优点、找差距,许多同学思想上受到触动,切实受到了教育。有的同学说:“这次评比太好了,我从上学以来第一次受到这么深刻的教育。大家提优点的时候,感到又舒服又惭愧;提缺点的时候,虽然火辣辣的,但是又诚恳又亲切,因而心情很愉快。”“五好”评比活动的开展,对于激励学生追求进步,弘扬正气,促进团结,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开展各种活动促进优良校风形成

为保证学习生活的多样性,学校及时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进行各种教育和开展各种活动,特别是利用入学、毕业、假期、实习、重大节日、纪念日等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学校致力于树立优良校风,号召全体师生员工学习解放军和延安抗大的校风,要把学校办成革命的大熔炉。在校园内的大牌子上,醒目地写着抗大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大字。校园的劳动和生活是严肃、紧张的,学生们一方面学知识、学政治,一方面参加绿化校园建设和各项劳动。同时为增强体质,保证身体健康,学校重视体育锻炼,号召为党健康工作50年。学生的体育锻炼卓有成效,院足球队在1965年济南市高校足球比赛中荣获冠军,男、女篮球队多次夺得省、市比赛的第一名。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娱活动,师生共同组成文艺团,表演话剧和管弦乐等,多次登台演出。学校重视学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的培养,通过上述举措,不仅很好地保证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还总结出一系列的教育经验。在这样的风气之下,山东煤矿学院培养的学生学习努力,品德良好,热爱国家,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热情非常高涨。

广大教师和职工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后勤战线的广大职工牢固树立从教学出发,为教学服务的思想,服务工作越做越好。干部作风也发生了转变。在“方便基层,为教学服务”的口号下,各级领导干部纷纷走出办公室,采取蹲点、建立联系点,和同学实行“三同”等方式,加强调查研究,实行面对面的领导。机关干部到基层,摸情况,写材料,总结经验,以准确掌握情况,具体指导工作和及时解决问题。同时,干部参加劳动也开始养成习惯,形成制度,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另外,干部在工作中努力做到吃透两头,对上级指示迅速传达,认真组织学习,在领会上级文件的基础上,针对自身的情况拟定具体措施,做好工作。学校呈现出生机勃勃、稳步发展的可喜局面,初步形成了“好事有人夸,坏事有人管,问题有人抓,困难有人帮”的良好校风。

(四)开展五反”“四清运动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1.“五反”运动

这一时期,学校还响应中央号召,积极投入各种运动。1963年2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着重讨论了城乡社会主义教育问题。会议通过了《关于厉行增产节约和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运动的指示》,拉开了“五反”运动的序幕。根据上级部署,山东煤矿学院很快投入到这项运动中。1964年1月,全校性的“五反”运动开始。首先,师生学习中央文件精神,认识运动的意义。2月10日,学校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省委关于“五反”运动的指示。要求大家提高觉悟,端正态度,彻底揭发领导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要检查自己,提高觉悟。并议定了运动分为三个阶段:学文件,搞回忆对比,主要学习两个“十条”,以及省委书记谭启龙的报告;领导检查;普遍检查。3月17日、18日,学校党委召开干部“洗手洗澡”会议,党员、处级以上干部出席。学校的主要党政领导分别就阶级观念、革命化、官僚主义等三个方面做了检查。他们认为,当时存在对阶级斗争认识不足;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革命化的精神不足;工作不深入,很多政策没有落实到基层中去;生活有特殊化的作风等问题。出现问题的根源是革命成功后以功臣自居,骄傲自满,脱离群众,养尊处优等。

会后,学校党委发动群众,通过检举、揭发,揭开了阶级斗争的盖子。党委认为学校中的阶级斗争是大量的、尖锐的、复杂的,为此狠抓阶级教育,摆事实、讲道理、查观念;采用领导讲、群众讲、教师讲、学生讲等方法进行思想教育。紧接着,学校发动群众回忆过去、对比现在,采取小组普遍回忆和诉苦大会相结合,忆苦思甜,激发无产阶级感情。根据安排,实行“五忆”“五比”“五查”:忆旧社会的苦,比新社会的甜,查思想变化;忆革命战争年代斗争的苦,比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幸福生活,查工作干劲;忆党对自己的培养和关心,比自己对党的贡献,查阶级觉悟;忆旧社会的黑暗腐败,比新社会的伟大光明,查改造进步的程度;忆旧社会剥削制度的残酷,比新社会制度的优越,查是否与原属阶级划清界限。通过这些活动及时发现典型、培养典型,用典型带动一般。特别是组织不同典型的回忆对比,上至学校,下到班级,都层层评比出典型,带头忆、比,许多人自觉地“洗手洗澡”,查上当,放包袱。

2.“四清”运动

1964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制定了《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二十三条”),规定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一律简称“四清”运动。运动的内容,前期在农村中是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在城乡中表现为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学校抽调干部,组成专业组,有重点地对账、财、物进行清查。6月以后,又发动群众,建立60多人的专业清查骨干组。他们奔赴各单位,先对实物进行盘点、登记,按照“五相符”(账与账符、账与物符、账与财符、账与单据符、收入与支出符)的要求,逐项逐件与本部门的账,以及财务、设备部门的账对照。以“梳辫子”的方式,从普遍清查、综合分析,到重点清查,找出主要问题,最后登记、造册、建账、建卡。通过“四清”,学校管理上暴露出混乱现象,全院管钱管物的共31个单位,账、财、物不相符的问题较突出。针对此种状况,学校大力开展共产主义品德教育,号召公物还家。据不完全统计,公物还家的物资共1681件、160余种。8月,清理工作基本完毕。12月初,学校制订《关于开展面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工作计划》,继续深入开展面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学校党委号召动员起来,揭发问题、集中讨论、查根源、查演变,直至整改,使师生受到教育,提高了思想意识和阶级观念。

在校内开展“五反”“四清”的同时,1965年8月,在党委的部署下,学校师生兵分两路派往淮南,下厂矿参加“四清”运动。一路由32人组成工作队,到达淮南李二矿。他们深入矿区,宣传“二十三条”和党的方针政策,并访问工人家属,参加各种义务劳动。他们认为,李二矿存在着尖锐的阶级斗争,大量书本上没有、课堂上听不到的实例,这里能亲身感受到。5个月来,大家表示经受了锻炼,改造了思想,丢掉了过去那种“今日盼明日,大学盼毕业”的包袱。另一路由75人组成工作队,到达淮南新庄孜煤矿。同样,通过与工人谈心、访问,他们也了解到了阶级斗争的情况。

1963年以来,山东煤矿学院的“五反”“四清”运动,通过自我检查,在了解过去的苦难、揭露出某些干部的腐败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运动的深入,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个别小组抓住不放,违反了实事求是、不追不逼、不批判不斗争的原则,造成了不良影响。

(五)投身生产劳动进行实践锻炼

要求师生进行劳动生产实践是这一时期政治学习的重要内容。学校规定1964年和1965年毕业留校和外校分配来的毕业生,都要到矿区进行实践锻炼。中青年教师包括骨干教师,到新汶矿务局协庄矿区进行调查研究,参加生产劳动。通过劳动实践,教师们不仅锤炼了思想,更主要的是了解和熟悉了煤矿现场,了解了生产技术中需要改革和研究的课题,许多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都经历了这一锻炼,他们认为受益匪浅,终生难忘。例如机电系讲师孙可文,和同去的教师上下井不坐车,而是从斜井跑上跑下,每天往返1400多米。他和工人们一起“打眼放炮”,手里的电钻一分钟要转五六百次,发出强烈的震动;煤灰迎面扑来,有时连眼也睁不开。下班后躺在床上,浑身酸疼,头脑里嗡嗡作响。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一直坚持在煤矿劳动了4个月。一年间,有53%的教师到生产现场参加过5个月以上的劳动和实际工作,他们将自己的实践所得运用于教学,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同样关注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了学习质量和实际工作能力。

食堂、卫生所、总务处等后勤部门以服务教学为中心,提升服务质量,赢得了师生的称赞。食堂学丰福生,事务管理人员学孙乐义,卫生所学文登中心医院。各部门对照先进,找出差距,明确方向,制定措施,落实行动,改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做好为基层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服务。食堂做到“水上楼、饭送厅”,学生上课,保证供应足量的开水;学生下课,不用端饭端菜,到食堂就吃。有的学生病了,炊事员按时将三餐送到床前。卫生所为了方便师生就医,诊断、送药、打针都送到门上。1965年以前,学生看一次病,往往要等两三个小时,通过改进基本消除排队现象。财务人员、仓库保管员、汽车司机、电话员,都时时注意为教学提供方便,就连职工家属也都争着为学生拆洗缝补衣服。师生们遵照毛主席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教导,依靠自己的劳动,勤俭建校。学生宿舍楼、图书楼、阶梯教学楼和学校的大门是自行设计的;日常修缮用的材料也是自己动手运来的。学校的操场,是师生肩抬、车拉硬是从一片洼地上垫起来的。校园中的道路,除几条主线外全是师生们一砖一石铺起来的。学校的围墙,部分是自己动手一砖一砖地垒起来的。在物资紧缺的条件下,砖不够用就自己烧窑,缺石头和沙子就自己去运。一年的时间,师生铺设道路5954平方米,修操场、筑围墙完成土方26000立方米,修建1个长50米、宽20米的游泳池,栽树18500多棵,极大地改善了校园环境。

六、大学毛泽东著作促进学校革命化

在新中国的教育发展中,毛泽东的有关理论和指示,长期作为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指导思想。20世纪6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界广泛开展学习毛泽东著作的活动,掀起全国性的学习热潮。在这一热潮中,山东煤矿学院的表现,颇为令人瞩目。

(一)学习毛泽东著作树立革命目的

从1963年10月开始,山东煤矿学院在应于1964年暑假毕业的121名学生中,结合社会主义教育,开展学习毛泽东著作、学大庆、学解放军的活动,包括参观阶级教育展览馆,观看电影、话剧,收听周恩来在北京高、中等学校毕业生代表会上的录音报告等。1964年5月13日,学校党委召开会议,传达高教会议精神,明确表示将毛泽东著作列于政治理论教学中,尤其是哲学课、党史课,主要讲毛泽东著作。9月,党委书记刘子光在新学期开学典礼大会上,向学生们提出要大学毛主席著作,当好革命的接班人。学校党委强调,重点学习“老三篇”——《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在学习中对照检查个人的工作态度,树立为革命而教、为革命而学的思想。1965年5月,学校派人到长沙政治学校参观,看到他们举办的学习毛泽东著作展览室作用很好,回来后在半个月时间内就办起了自己的展览室,并不断更新和充实内容。党委提出以先进经验为镜子,找差距,定措施,“学必找,找必定,定必学,限期兑现”,促使学校革命化。学校还注重引导学生将学习融入日常生活,利用身边事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例如这时学校修建游泳池,小石湾里养的鱼被打捞上来后,有人把鱼带回家去,可是也有人送到伙房,让做给生病的同学吃。党委抓住这个事件,在师生中开展了一场“摸鱼”问题的讨论。在党委看来,鱼虽然不多,但这是涉及如何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的问题。讨论中,学校领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组织大家学习毛泽东著作,划清公私的界限,提倡维护集体利益。大家纷纷指出,学校存在着“十管十不管”现象,并针对不合理现象进行了批评。从此以后,全校形成了人人管事、人人受管,好事有人夸、坏事有人抓、问题有人管、困难有人帮的风气。校内种植的葡萄、石榴、花生不再丢失,有人还主动将复收的花生交公。全校各部门、各教研室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遇到困难时,就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激励自己去克服。

在1965级新生入学教育中,学校组织学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文章,要求以阶级分析的观点,检查自己的学习目的,克服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树立革命的世界观,然后全部到部队随军训练一个月,真正领悟革命精神。1965届的毕业生毕业分配前,学校组织他们学习毛泽东著作特别是“老三篇”,使大家树立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革命的思想,服从分配,到最艰苦和最需要的地方去。其中,一个学生小组提出“一个志愿,四个一样”的口号。“一个志愿”,就是无条件服从组织分配;“四个一样”,就是到小矿和到大矿一样、离家远和离家近一样、到边疆和到内地一样、到其他部门和到煤矿一样。学校将这一口号推广到全校毕业生之中,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591名毕业生普遍做到党叫干啥就干啥,无条件服从分配。一位毕业生在“照顾栏”内写道:“如果说需要照顾的话,我身体最好,请把我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另一位毕业生在“工作地区志愿”栏内写道:“革命青年志在四方,实现共产主义是我的崇高理想。毛泽东思想闪金光,革命意志坚如钢;一心一意干革命,一颗红心永向党。绝对服从革命需要,听从祖国召唤,做一粒红色的革命种子,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最困难的地方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还有一位毕业生说:“我愿作革命熔炉里的一块优质煤,为无产阶级事业发光发热发电。”他们的言行举止,在全校学生中产生了很大反响。

学校党委认为,学生在假期前后、出去实习前后、毕业前夕,往往会出现纪律松弛、精神涣散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党委决定从积极方面加以引导。假期中提倡:“三带走”,即带走毛泽东思想、带走党的方针政策、带走好的作风;“三带回”,即带回劳动、学习成绩,带回工农感情,带回社会上的积极因素。毕业设计和实习中,提倡:“三带回”,即带回工人阶级感情、带回荣誉、带回经验;“三留下”,即给生产单位留下较大的成绩、留下方便、留下好的影响。对毕业生,提倡:“三带走”,即带走毛泽东思想、带走学习经验、带走好的作风;“五留下”,即留下经验、留下好的作风、留下方便、留下荣誉、留下意见。对新老学生,提倡:“三交接”,即交接经验、交接作风、交接荣誉。上述活动提高了学生思想觉悟。1965届毕业生直到离校的前一天,还在修路、修游泳池,进行其他有意义的活动,给在校生树立了榜样。

(二)联系工作实际学习毛泽东著作

学校党委要求联系工作实际来学习毛泽东著作,根据毛主席关于调查研究的指示,一直坚持蹲点、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党委首先带头实行“三个自己”(情况自己摸、材料自己写、经验自己去总结),各部门在党委的率先示范下,也都自觉去执行,努力做到“三个自己”。1965年机关整编时,学校组织大家学习《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将革命进行到底》等7篇文章,使大家认识到整编的意义,修订规章制度,简化烦琐手续,促进机关工作革命化,提高工作效率。机关干部转变作风,为基层服务,深入各系、深入师生、深入班级,与群众打成一片。同时,在学生到农村、厂矿进行劳动或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时,安排学习《青年运动的方向》《实践论》等文章,促使大家参加劳动,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虚心接受教育,并强化实践观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采煤66­1班自动组织学习小组,时时按照毛泽东著作上的话来规范自己的行动。实习期间,为了密切同工人群众的关系,他们定了3条措施:拜工人为师,甘当小学生;坚持和工人一起劳动,苦干实干;访贫问苦,增强工农感情。院党委发动学习《实践论》《反对本本主义》,让大家进行讨论,最终形成毕业设计必须变革,必须从生产劳动入手,立足于为生产服务的意见。1965届全体毕业生由51名教师带领,分赴10个矿区参加劳动,将生产和设计合为一体。他们结合生产劳动和煤矿上的“双革”(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共设计493个大小不同的项目,其中有438项被生产单位采用,矿区反映很好,扩大了学校的声誉和影响。总之,通过学习,师生的理论素养得到较大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中调动自觉性,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大大扩展了知识面。

(三)建立正常学习制度

学校党委提出,学习毛主席著作,在自选时间、自选内容、自学为主的同时,必须建立正常的学习制度,按时学习,从不间断。在党委领导之下,从党委到科室,从教师到学生,从工人到家属,都能坚持学习,基本上做到“三个不垮”,即人少时不垮、任务重压不垮、运动挤不垮;“四个一样”,即领导检查不检查一样学、工作忙不忙一样学、人多人少一样学、出发和在家一样学。根据学校规定,机关干部的学习时间是每周三、周五上午两个半天,教师每周下午一个半天,工人每周两个晚上约4小时,学生每周四下午2小时,主要是时事政策学习;家属每周两次,每次2小时。1964年7月到1966年2月,学校组织干部、教师举办短期脱产集中学习12次,达340多人次。暑假、寒假期间,总务处还组织工人集中起来,有的脱产整天学习,有的半天学习。工会也举办了两次家属的集中学习,有83人参加。1965年5月,院、系领导干部,教学骨干,政治工作人员,分三批轮流离职学习,并制定措施保证学习成效。学习毛泽东著作的方式很多,主要有黑板报、简报、广播。1964年底到1965年,院、系组织经验交流会24次。1965年先后举办了一系列展览,如自我革命展览、学习毛泽东著作展览、教具展览等。

学校党委倡导,学理论必须见行动。通过学习毛泽东著作,全校师生提高了思想觉悟,坚定了为革命而教、为革命而学的信念。例如机电系零件教研室以辩证法为指导,重新组织教材和教学方法。金属工艺课的现场教学按照认识论,重新修订教学、实习大纲。实验室一律全天开放,学生可以在自习时间和课外自学时间任意去做实验。一些教研室考虑到学生负担减轻以后自学时间较多这一情况,专为学生开设了“辅导室”,教师轮流值班,辅导学生自习。1965年2月,年近60岁的采煤系主任李文睿,为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与90名应届毕业生一起到山西阳泉矿务局。由于学生分住在四个矿,他常常背着行李,翻山越岭,从这个煤矿走到那个煤矿进行指导。李主任以身作则,和学生一起下井,和工人一起劳动。学生敬佩地说:“李主任不仅是咱业务上的好教师,而且是咱政治上的好教师。”

(四)学习毛泽东著作与学习先进人物相结合

在参加生产劳动的同时,学校还形成了学习先进的风气。学校党委号召,将学习毛泽东著作与学雷锋、学王杰等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结合起来,并付诸行动。学生们不但刻苦学习,而且注意锻炼艰苦朴素的作风。寒假留校的学生,把回家同学的被子一床床拆洗缝好,鞋子一双双洗净补牢。同学们不单单在假期,就是在平时也实现了“四个自己”:自己理发,自己钉鞋,自己补衣,自己修理桌椅门窗。同学们表示,这样做是为了按照毛主席提出的革命接班人的标准塑造自己。当时流传的一首小诗鲜明地反映了这种心情:穿上自己钉的鞋,好的作风树起来;穿上自己钉的鞋,风里浪里脚不歪。大多数师生都能做到以集体利益为先,互帮互助。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遇到刮风下雨天气,总会有人起来关好门窗,对于桌椅板凳,也都自觉地爱护。如学生黄荣辉,处处从小事入手,每天坚持注意熄灯,关水龙头,关窗子。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伙房帮忙,见了脏活、累活伸手就干。自己的毛巾破了,补上一块布再用,却把一条新毛巾送给了别人。当得知同学家中有困难时,就会把钱寄去,连姓名也不留下。1965年6月,在阳泉实习的同学冒着生命危险,勇扑载棉货车上的烈火,抢救了国家财产,受到了当地局矿党委的慰问和表扬。在优秀榜样的带动下,从领导到教师,从职工到学生,都朝气蓬勃,干劲十足。大家不图名利,自觉做好事,人人做好事,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校园氛围。关心集体、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蔚然成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在学习毛泽东著作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典型。教研室有矿电教研室、零件教研室等;班级有机电66­1班、68­1班,采煤66­1班;学生有孙茂英、罗济生、李玉君、董景波、朱荫培、李素兰等;教师有梁文聪、李文睿、岳喜鸾、戴德元、霍万库、许一成、李继业等;行政干部和工人有刘奎锡、叶宗路、王淑广等。学校内形成了全院有各种先进典型,各部门也各有先进典型,新人新事层出不穷的氛围。做得好的单位,学校发动大家到他们那里参观学习;做得好的个人,学校就组织经验交流,或请他上台介绍经验。通过优秀事例,大家看到学习毛泽东著作的收获,提高了学先进、创典型的积极性,学校内处处是课堂,人人做榜样,全校形成一个比学赶帮超的局面。

山东煤矿学院的做法,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高校中产生了很大影响。1966年2月18日,《大众日报》刊登采煤系主任李文睿题为《学一辈子毛主席著作,改造一辈子思想》的文章。1966年3月,教育部在济南召开全国重点院校工作会议,特地邀请院长刘子光到会作题为《突出政治大学毛主席著作促进学校革命化》的报告。教育部部长蒋南翔亲率与会人员到校参观,对学院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其后不久,煤炭工业部又在学校召开现场会,推广师生学习毛泽东著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变革的经验。4月20日,《大众日报》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山东煤矿学院学习毛泽东著作,促进学校革命化,为革命而工作的事迹和经验,并配发题为《为革命而教 为革命而学》的社论,对山东煤矿学院的经验给予高度评价,指出这些经验“为我们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办好社会主义新型学校,指出了一条具体的道路”;号召全省各级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要虚心认真地学习他们这一经验”。对学校的举措和成就,《光明日报》也以《山东煤矿学院启发师生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 建校两年人的精神和工作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为题专门予以报道。这使得学院上下深受鼓舞,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发展蒸蒸日上。

山东煤矿学院学习毛泽东著作,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响应上级号召实践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积极探索,总体上是值得肯定的。在这一活动中,形成了干部纯正、教师敬业、学生勤奋的优良校风,培育了积极向上、团结友爱、艰苦奋斗、严谨求实的精神,这种精神和风气逐渐积淀成山东煤矿学院的宝贵财富,在师生中代代传承。山东煤矿学院的毕业生,在思想上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煤炭事业,在作风上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在业务上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工作能力,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总的来说,1963—1966年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这几年中,由于并校调整,不仅办学规模得以扩大,师资力量也得到加强和提高,特别是全校师生员工大学毛泽东著作,为革命而教,为革命而学,学校各项事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