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科大要闻正文

从2亿到5亿,山东科技大学科研工作正提档加速

发布时间:2023-02-27  点击:

2022年8月,山东科技大学安全学院程卫民教授团队签署当年的第二个千万级横向项目,两个项目分别针对国家能源集团粉尘防治和山东能源集团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开展研究,着力破解影响煤炭资源安全、绿色和高效开采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为国家能源安全和人民职业健康贡献科技力量。

10月,交通学院赵子亮教授牵头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高性价比增程器系统开发与整车集成应用”项目获批,项目综合经费4100万元。研究成果将大量降低燃油油耗与尾气排放,促进节能减排,预计可形成直接产值200余亿元。

一个个合同签订,一个个项目落地,“揭榜挂帅”“立军令状”“唯旗是夺”……2022年,学校在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在多项监测指标上不断取得新突破:科研经费当年9月份达到3个亿,10月超过4个亿,12月份突破5个亿,单项千万级纵向、横向和成果转移转化合同陆续成功签批。山东科技大学科研工作对接国家战略,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正继往开来,不断提档加速,努力“走在前、开新局”。

科技处处长陈连军:近年来学校科研事业的发展,得益于制度体系的深度改革、过程的优化创新和结果的有效反馈。学校坚持以“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服务体系”为改革目标,各相关部门高效协同,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经费包干制、业绩等级认定办法等一系列制度陆续出台,“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科研全链条体制机制不断创新,逐步实现“项目负责人对技术路线、经费支出、绩效分配”等方面权利的合理让渡,科研人员“被信任”“被授权”“被服务”,获得了“我的科研我做主”的荣誉感、“资源支配驱动”的获得感,实现了科研动力再造和创新活力激发,合同经费由2018年底的2亿多发展到2022年底5亿多,科研合同经费和到账经费均实现了倍增。

陈连军在学校2023年工作会议上介绍,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归根结底是靠活跃科研人员的数量、质量和力量,激发和调动科研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科研服务的“发动机”。2022年,自动化学院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2项,并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原创探索计划项目”;机电学院围绕解决煤矿、金属矿山等行业中多智能体单元的协同控制等行业需求开展科技创新,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泰安校区资源学院、智能装备学院等单位科研活动日益活跃。近5年,50万元以上的科研项目,从每年40项发展到150余项,占比从不到10%发展到超过20%;100万元以上的项目,从每年10余项发展到50余项。科研人员对国家、对行业、对学校、对岗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得到大幅提升,干事创业、笃定创新的精气神不断提振。

厚积才能薄发,创新赢得未来。近年来,学校从理念、制度、环境三个层面出发,在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激发创新活力、建设创新制度、营造创新氛围等方面开展工作,围绕创新文化建设、激发科研活力做了大量实践探索,学校重大基础、核心技术攻关和创新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2022年,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量继续破百项,能源学院连续揭榜挂帅山东能源集团项目,交通学院获批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军令状项目,材料学院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海洋学院签署单项千万级成果转化合同,测绘学院、地科学院等学院的海底深潜、多波束和机载激光测深雷达等服务国家海洋观测、卫星导航和极地科考……每一个项目的签署、成果的获批,无不经历了科研团队和所在单位“唯旗是夺、事争一流”的拼搏和付出,也是学校坚持“三步走”战略、落实科技创新攀登工程的具体体现。

学校科研工作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聚焦“十强”产业发展,努力在服务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开拓创新。2023年2月3日,学校牵头的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我校张建教授主持,致力于开展黄河流域生活垃圾、污泥/禽畜粪便、厨余垃圾和农业固废等有机固废清洁资源化利用研究,赋能黄河流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自2018年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科研人员对接国家、山东省重大战略,服务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的使命感日益增强,更多的科研团队和科研人员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卓越的追求,成为保持“学术科大”的源泉与动力。

关于下一步的工作,副校长周东华表示,学校将进一步提升科研所需硬环境,优化科研评价软环境,支持青年科技工作者快速成长,加大科研活动荣誉性激励制度,营造导向鲜明、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强力推动有组织科研,“有规划”“有体系”,赋之组织模式创新,筛选和支持重点科研攻关方向,建立“科研特区”,赋予试点支持政策,加快原始创新、自主创新、科技成果集成化的转变,推动“大型项目经费团队内分配和业绩核算”“团队考核”“重大科研成果培育”“校内揭榜”等试点改革,探索集团化作战,开展“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组织模式创新,促进科研再上新台阶,塑造新动能,再创新优势,为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做出新贡献。(记者:信永华 责编: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