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开母校二十年有余,每当我回忆起在母校的学习生涯,除了溢于言表的喜悦之外,更对在母校遇到的老师与同学充满了感激之情。正是有了母校与老师的培养、支持与鼓励,才使得我在求学中更加自律,在事业中更加刻苦,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从起点出发
母校,作为我人生成长的地方,提供我土壤,浇之我甘露,施之我肥料,育我茁壮成长。1993年,我非常荣幸考上了山东科技大学(原山东矿业学院)的电气自动化专科,当时电气工程系刘继芳书记告诉我,学校有专科升本科的政策,鼓励我利用好学校给的机会,发扬“坚韧不拔、发奋图强”的科大精神,考上本科。
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我学习比平时更加努力、更加自律。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我成功升入本科。接着,我又为自己定下了一个前进的目标,那就是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个明确的目标,让我在母校本科阶段乃至之后的硕士及博士学习阶段,从未迷茫,一直都是在扎实地学习、钻研专业知识。
我从小就喜欢鼓捣各种小电器,上学期间,我也会尽量寻找提高能力的机会,比如帮同学修理电器,像耳机、收音机、录音机及老师家的电视机等等。周末的时候,我经常逛电子商场,买些电烙铁、示波器、万用表等设备以及各种电子元器件,也会订购一些《无线电》等杂志,自己动手搭些小电路、做一些小实验,通过学以致用,让课堂学习的知识经过实践得以巩固。我一直秉承学校“惟真求新”的校训,钻研所学专业,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名列前茅。
与爱好同行
山东科技大学历来注重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创新实践的氛围很浓厚,大家都会根据自己的专业及兴趣爱好参加一些实践。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加入到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科协)。1993年的冬天,我有一次去吕英俊师兄(现为山东科技大学教师)宿舍找他借焊锡,并请教如何修理耳机。吕师兄认真答疑解惑并推荐我加入科协,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能力。
我非常珍惜大学期间在大学生科协的机会,结合自己专业基础,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也极大提高了自己对所学专业的兴趣。
一进入母校,辅导员高英老师就鼓励大家积极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因曾经有师兄参与大学生挑战杯并获奖,对就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所以当时我就有了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的想法,平时积极做一些准备工作。在大四毕业那年,非常感激母校推荐我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让我开拓了眼界,丰富了人生阅历。
我参加的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的课题来源于生活。有一年春节,去一个高中同学家里拜年,同学的父亲是做矿井相关设备的,他很热情,一起讨论我们所学的专业,就说到了煤矿电气设备经常会遇到漏电问题,会引起瓦斯爆炸。
想到这个问题恰好与我所学的专业挂钩,可以作为预先研究的一个课题选择。因为大三有《微机原理》《电网》《传感器》几门课程,我学习了漏电保护,并仔细研究了漏电的原理、漏电的检测、漏电的定位,然后又学了单片机制作与电感器等。后来,我找到公茂法教授担任指导老师,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专业所学漏电原理的分布电容、电感等特征,买单片机、示波器、PCB板自己焊线,买变压器用来模拟漏电、供电,制作了检测的实验装置,经过反复研究、多次试验,最终我的参赛作品是一个智能漏电巡检仪。
后来,高永军老师同我一起到南京参加了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我的参赛作品获得了国家级三等奖,是山东省唯一一个获奖的作品。
追梦路上不停步
当年电气工程系有2个保送读研的名额,需要选择综合型优秀人才。由于我在校期间学习和社会实践能力都比较优秀,最终如愿以偿,被保送到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读研。1997年,我到西安交大读研,接触到各位师兄弟,他们的基础和能力都非常厉害,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研究,希望将来能追赶上他们,并在内心萌生出了更大的追求——创业。
为了实现更大的理想抱负,我决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当时得到了母校亓学广老师的支持。我持之以恒、上进的思维与意识,离不开母校的培养,离不开老师们的指导与鼓励。在母校的培养与支持下,我实现了自己定下的目标:攻读博士。
读研究生时,创业的想法仅仅停留在脑海里,当时并没有确定创业的方向。在后来读博士一年级的时候,国家陆续出台保护自然环境、开发新能源等方向的政策,因为汽车对于环境污染比例较大,当时的电动车行业还未真正发展起来,所以感觉电动车行业的发展很有前景。我所修的专业是电力电子,包含电机、电机控制器、电源等专业知识,非常适合电动车行业里的部件应用,加上我本身也很喜欢车,后来又从事了相关行业的工作,做了电力操作电源的研发,电力设备、高频电源、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电动车驱动系统及充电设备的研发及生产等,这为我进军电动车行业自行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我到珠海市创办了珠海英搏尔电气有限公司,专注于电动车辆电机控制系统技术的创新研发, 公司于2017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目前已深耕电动汽车行业十余年,陆续与北汽、江淮、五菱、吉利、众泰、小鹏、威马、上汽、一汽、采埃孚等车企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为其提供驱动系统与电源系统产品,并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开始与国际品牌竞争。
感谢母校在我成长与创业的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是母校与老师对我的信任与支持,促使我在创业的道路中一路前行,取得了一些成绩。母校在我创业的道路中给予了我最大的支持,公司与母校一直都有科研合作项目,现在也有很多学弟学妹们在公司的研发部工作,依托母校继续为公司注入新的血液。
母校对我而言,是知识的海洋,是文化的殿堂,是思想的宝库,是精神的圣地,回顾我在母校四年的青春时光,除了有道不完的感恩之情,更多的是对母校的崇敬。岁月匆匆,母校七十载春华秋实、风雨兼程,七十载开拓进取、沧桑砥砺,七十载历史的沉淀,造就了山东科技大学的沉稳与辉煌,七十载辛勤汗水结硕果,跨世纪芬芳桃李满天下,祝愿母校明天更加辉煌,更加耀眼。
选自《科大故事③》(2021年9月出版)(材料提供:姜桂宾整理:韩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