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深度报道正文

平凡中有坚守 平淡中显精彩——记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孙林

发布时间:2018-04-28  点击:


 


孙林是个踏实的人,只要认准了方向,便不轻易回头。多年来,孙林一直坚持着两件事情:从事遥感科学研究和做一个好老师。如今,他的努力和坚持得到了回报。在学生眼里,孙林是一位认真负责、辛勤育人的好老师;在同行和同事眼里,孙林是一位颇有建树、不断进取的学者。

探索创新  潜心科学研究

孙林,1975年出生,2006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现为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孙林深知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首先要站稳讲台,过好课堂教学这一关。然而,他也明白,搞好教学并不等于放弃科学研究。只有教学和科研并进,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在孙林看来,想做一名好的大学教师,必须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学会做科学研究工作。因为科学研究对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学术水平,对于教师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孙林对研究生指导工作认真负责,富有创新精神。从开始承担指导研究生工作至今,他坚持每周召开会议,听取学生学习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交流、探讨学习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即使在美国的一年访学期间,孙林也一直坚持召开视频会议,定期了解研究生科研工作的进展以及存在的困难。他的一名研究生对记者说:“孙老师给本科生上课,能启发学生做科研,使他们萌发科研意识;给研究生上课,他有许多新思想、新点子,启发他们去深入钻研。”

孙林常说:“做好科学研究工作是需要有一点精神!”他认为从事科学研究,必须有持之以恒、勇往直前的精神。多年来,孙林在遥感研究领域辛勤耕耘着,在气溶胶遥感以及国产陆地卫星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作为负责人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家“863”子课题2项、国家科技支撑子课题2项、国家民用航天研究课题2项、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山东省中青年专家奖励基金项目1项,主持其他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及横向课题近20余项。此外,他在多个国家863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课题以及部委的行业课题中担任科研骨干。

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孙林认识到搞科研单枪匹马不行,必须形成团队优势。他一方面尊重前辈,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另一方面热情帮助年轻的同事,在科研团队中充分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孙林现为山东省“泰山学者”团队骨干人员、校“创新团队”骨干人员和测绘学院“创新团队”负责人,也是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和校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孙林在气溶胶遥感以及国产陆地卫星应用方面坚持了10多年的研究,研究成果在国家及地方多个业务部门应用。其中国产陆地观测卫星数据处理及信息提取方面的成果已经在我国自行发射的多颗卫星数据处理中应用,高亮度高异质性区域气溶胶遥感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多个环境以及气象部门业务工作中应用;有两项成果分别在2014年获得了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国家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索引论文10余篇;获得省部级二等奖5项;被授予校“十佳青年”“优秀教师”“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以生为本  情倾教育教学

多年来,孙林一直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认真对待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先后为本科生开设了《遥感物理》《定量遥感》《高光谱遥感》等课程。这些课程不仅专业性很强,知识也比较抽象,针对现阶段本科生的教材不够完善等现状,孙林积极搜集国内外与其相关的资料素材,并将收集到的资料和素材进行归类整理,总结与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的教学素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孙林深知基础知识对学生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以后不论是学习新的知识,还是在工作方面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孙林说:“当面对学生时,看到他们的眼神,我能深切感受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我只有不断努力,把课堂教学做得更好,才能不辜负学生的期待。”

教学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孙林认为,教学工作也是一门科学,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且幽默风趣地把要传授的教学知识讲解清楚,必须要精心设计与准备。第一,要把课程内容吃透。每一节课他都会认真备课,精心准备多媒体课件。因为他知道只有对课程内容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讲课才会更严谨,才能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第二,要掌握好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的经验使他能够准确判断哪些内容是重点,哪些内容是难点,所以在讲课时,重点和难点较为突出,使学生印象深刻。第三,要多启发学生的思考。讲堂上,他不是自顾自地讲课,而是会不断地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理论和相关概念的理解。第四,要理论联系实际。他在讲课时经常联系相关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尽可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方式教学,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吸纳新知识。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孙林深知,要做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自己首先加强学习,不断进取。2012年,孙林获得山东省高校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计划资助,前往美国访学一年。访学期间,孙林积极参加科研交流,学习先进的专业技术和科研方法,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他坚持听取了三门与自己在国内所承担教学任务相近的本科课程,在学习中认真思考并分析国内外课堂教学的差异,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料。

国外访学,全新的环境、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教学方法,给了孙林更多的启发和帮助,也为他的教学科研注入了新的活力。2013年,孙林回校工作,他积极开展新的教学尝试和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孙林在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注意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结构,运用多种方式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听过他课的人对此印象深刻。

孙林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坚持亲自带领学生开展野外遥感实验,先后在新疆煤矿开采区、沈阳市康法沙化带、长江入海口、黄河入海口、青海湖、山东兖州矿区等国内多个区域开展过长时间的野外实验。经过多方努力,测绘学院在青岛胶南市建立了实验场地,更加有利于组织学生连续开展野外遥感实验。孙林所指导的本科生连续3年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两位同学因此获得研究生保送资格,一名被保送到北京大学直博生。目前,孙林所指导的研究生已毕业20余名,其中近一半学生在中国科学院、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水平科研院所和重点高校攻读博士学位。

出于对学生的热爱和对教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孙林在平凡中有坚守,在平淡中显精彩。勤奋的学者、敬业的教师——孙林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勇于创新。如今,孙林仍一如既往地活跃在他所热爱的教学岗位上、沉浸在自己所钟爱的科学研究中,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