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东科技大学健美操教室,音乐流淌,身影跃动。一位教师正带领学生随节奏起舞——她目光专注,动作舒展有力,时而停下细致纠正一个手势,时而俯身与学生轻声交流。整个课堂,洋溢着青春的热情与师者的温度。
她,就是体育学院青年教授丁红娜。
从教十八年,她始终站在教学一线,以健美操课程为平台,践行“健体铸魂、以体育人”的教育理念。在她看来,体育从来不只是肢体训练,更是一种人格的锻造、精神的淬炼。她说:“我希望每个走出我课堂的学生,不仅身体强健,更能心有方向、行有力量。”
舞动课堂,点亮青春之光
“抬头、展臂、注意呼吸——对,就是这样!”丁红娜的声音清亮而有穿透力。她的课堂,是力与美的融合,更是心与心的交流。
“很多学生最初以为健美操只是学动作、练协调,但丁老师的课远不止于此。”2023级产品设计专业的郑杰回忆,“她会在教‘开合跳’时讲解节奏与美学,在编排队形时强调每个人的价值。她常说:‘你们不是一个人在跳,而是一个团队在呈现一部优秀的作品。’”
丁红娜的课堂设计充满巧思。她将“音乐情境教学”“角色扮演训练”“分组合作教学”等方法有机融合,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她善于捕捉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曾有一名性格内向的女生,在丁老师的鼓励下逐渐打开自我,最终成为班级展演的“核心编舞者”。“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独特的星,”丁红娜说,“我要做的,是帮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这样的课堂,不只是体育课,更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驿站。学生郑杰感慨地说:“丁老师教给我们的不只是动作,更是做人的脊梁。能在大学遇到她,真的是捡到了宝藏。”
科技赋能,跨界融合辟新径
“体育不是孤立的,它可以与科技、工程、艺术深度融合。”秉持学校“惟真求新”的校训,丁红娜敏锐地捕捉到“体育+”的学科发展趋势。
2024年,她指导的两个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基于AIOT技术的跆拳道运动姿态分析与评价系统》和《基于计算机视觉与姿态感知的健美操动作识别与评价系统》,成为“体育+科技”跨界融合的生动实践。
“我们通过摄像头捕捉运动轨迹,系统实时分析动作标准度并提出改进建议。”参与项目的刘云鹏同学介绍,“丁老师带着我们一步步搭建系统、调试算法,让我看到了体育学科的无限可能。”
她主持完成的教学成果《科技赋能、学科融合: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体育“学、练、赛”一体化育人的创新与实践》,不仅荣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二等奖,更开创了体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党建引领,凝聚团队力量
作为体育学院第二党支部书记,丁红娜将体育人特有的拼搏精神、团队意识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
她组织支部教师开展理论共学、社区体育服务、中小学体育联动等活动,打造具有体育特色的党建品牌。2024年,支部荣获“山东科技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成为“党建红”与“体育强”同频共振的生动典范。
“身教重于言传”是丁红娜始终秉持的信条。她以温润谦和的品格凝聚团队,无私帮扶青年教师成长。担任青年教师导航导师期间,她倾囊相授教学经验,助力多名教师在各类教学比赛中脱颖而出,获省级及以上教学奖项20余项。
“丁老师总说,教师的成长就是对学生最好的馈赠。”一位受她指导的青年教师表示,“她不仅教我们如何教学,更教我们如何育人。”
攻坚克难,开拓专业新局
2025年4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山东科技大学运动训练专业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将于2026年实现首批招生。这一突破,凝聚了丁红娜和团队成员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
“2021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出台文件,规定‘截至2023年,没有体育专业的高校将取消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资格’。”丁红娜回忆,“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争分夺秒,为学校体育事业发展开辟新路。”
那段时间,她与团队成员研读政策、优化材料,常常工作到深夜。专业成功获批,不仅解决了学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招生瓶颈,更延续了篮球所承载的“拼搏、奉献、团结”的科大精神。
一位关心学校发展的老校友感慨地说:“运动训练专业的设立,让我们看到了科大篮球崛起的新希望。”
为做好专业建设准备,丁红娜带领团队积极建设“大学体育操化系列课程群教学团队”,并于2024年获批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她创新运用“翻转课堂+比赛实战”模式,推动学生从动作模仿者向创编设计者转变,为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初心如磐,愿做点灯之人
十八年春秋,丁红娜始终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的赤子之心。她年均课堂教学量达730学时,主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点课题《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每年惠及学生1500余人。
作为健美操课程负责人,她主持的教改项目《大学健美操教学中实施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推动团队成员出版教材5部、著作9部,发表教研论文50余篇。2024年,她作为核心成员成功申报体育学院首个市级研究基地——“青岛市乡村体育振兴研究基地”,打造了服务地方与科研育人的双赢平台。
因育人成效显著,她两度获年度考核优秀,并荣膺“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十大标兵”等荣誉称号。但在她看来,最大的荣誉,永远是学生的成长。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陪伴,体育是一种向上的力量。”这句话,丁红娜经常挂在嘴边,也是她教育实践的真实写照。
荣誉属于过去,奋斗指向未来。随着运动训练专业的获批,丁红娜迎来了育人征程的新篇章。那方熟悉的健美操教室,将继续作为她点亮学生青春的舞台,而她与团队的身影,也必将在更广阔的体育育人天地间,舞动出新的华章。(通讯员:董飞)

丁红娜带学生跳健美操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