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科大学子/校友正文

在学术科研中绽放自我光彩——记学校“研究生十大科技精英”朱庆文

发布时间:2023-11-20  点击:

朱庆文是山东科技大学土建学院的一名普通博士生,但是和其他学生不同的是,他常年在矿井中“摸爬滚打”。因为专业方向和课题任务,他需要在矿井一线和实验室展开研究。

他扎根科研现场,在山东、山西和内蒙古的多个矿井开展研究,主要参与了以黄河北煤田开采为代表的项目,保证了承压水上采煤安全。矿井和实验室成了他最亲近的地方,矿工和一线科研人员成为他最熟悉的朋友。

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项目“黄河北煤田复合灰岩顶板全闭合切顶卸压及自成巷技术”和“裂隙软弱围岩损伤变形机理及耦合支护稳定性控制研究”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研成果获青岛市人民政府、山东省煤炭工业协会和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的奖励。

他不断探索创新,参与团队国家基金、山东省基金和企业委托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SCI检索论文10篇,其中第一作者5篇,个人首位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主持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3项。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23年6月,他获评山东科技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十大科技精英”称号。

夯实基础 专注科研

朱庆文认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完善的科研技能是一名博士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自入学以来,他向榜样看齐,坚持全面发展。他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了许多专业相关知识,学位课平均绩点91.6分。他不断总结试验规程和技能,持续关注专业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为走上科研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期间,朱庆文在导师的指导下于一年内开展了4次大型真三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专注于巷道变形规律的研究,累计使用模型相似材料超过40吨,每天泡在试验大厅成为他的常态。

试验期间,他还负责方案设计、模型构筑、传感器埋设、反力梁吊装、加载控制等工作。试验大厅夏天闷热、蚊虫叮咬,冬天背阴、温度低于室外,而传感器埋设精度要求高,需要徒手安装,试验装置每榀反力梁重达数吨……在这些困难面前,他迎难而上,同团队成员一起斗酷暑、战严寒,圆满完成试验任务,获得重要研究数据和成果。

试验期间,无论多晚朱庆文总会及时记录当天的试验进展,总结不足并撰写试验日志。他坚持每天将文字、照片、视频和数据资料保存,并制定下一步的试验计划。遇到问题时,他及时与导师和团队成员交流讨论,他通过专注模型试验研究,积累了科研经验,树立了学习信心。

不忘初心 勇攀高峰

科研报国是研究学者和学子的使命,朱庆文参与团队沿空留巷开采和巷道支护控制方面的横向科研课题,为矿山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回收效率、保障了开采安全。他在山东、山西和内蒙古的多个项目担任现场负责人。其中,他在邱集煤矿常驻一年,在生产一线,他虚心向矿工和一线科研人员请教相关问题,同科研团队与企业共同攻关双层水夹煤条件下的开采难题。

在科研现场,他发扬“爱校奉献、敬业实干”的科大传统。除了承担查阅资料、理论计算和设计方案的工作外,下井安装仪器、采集数据等工作也成为家常便饭。为了检验优化后的效果,他常常整天待在井下,有时凌晨才上井。他参与我国黄河北煤田11煤首个工作面的开采工作,并取得丰硕的成果,相关经验已经推广至邻近矿区。他设计的聚能管及安装方法,授权2项发明专利,目前已经应用于邱集、新驿、白庄和新查庄煤矿的切顶施工,真正做到将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他参与研究的两项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项目多次获得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奖励。

研精覃思 天道酬勤

科研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的,初期在成果发表方面朱庆文也曾遇到很多的挫折。从一开始,他就确立了冲击高水平成果和高水平期刊的目标,然而数次退稿打击了他的信心。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和消沉,而是不断总结经验,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并做笔记,及时向团队成员请教,在导师的耐心指导下终于突破难关。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一篇论文来来回回修改十几次,大部分内容推倒重来,行文字斟句酌,附图精雕细刻。”朱庆文说。每天最晚离开工作室,第二天又早早赶到是他学习的真实写照。正是凭借追求完美、永不言弃的精神,他攻克了写作难题,个人首位发表SCI检索论文5篇,其中包括一些行业顶尖期刊,个人首位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8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朱庆文认为,“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仍要坚定科研信心,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通讯员:王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