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深度报道正文

来时路不易前途更辉煌——《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核心期刊侧记

发布时间:2018-12-03  点击:

 

今年9月,一纸承载着荣誉和希望的通知单,寄到了学报编辑部,《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即第8版)之“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核心期刊中再次有了“科大声音”。

消息传来,全校无不欢欣鼓舞,为之振奋。“入选核心是几代学报人多年为之奋斗的必然结果”,学报编辑部主任傅游坚定地说,它承载着全校教职员工对学报创办“中文核心期刊”的殷切期望,更渗透着学报编辑人员付出的无数心血和辛勤汗水。

著名教育家王亚南曾说:“要办好大学,必须抓好两件事,一是教学,二是学报。”这说明了学报之于大学的重要性。而学报入选核心期刊,代表着学校的科学研究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多年来,学校狠抓学报建设,重质量、重特色、重成效;学报编辑人员肩负学校的重托,庄严承诺:一定要创办核心期刊。

传承学报精神 开拓进取之路

学报作为一所大学的代表性学术刊物,是教学科研人员发表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和进行对外学术交流的主要窗口,同时也是扶植学术新人不断成长的沃土和园地。

“学报是一所大学科研工作和学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得好不好,事关一所大学的学术声誉。”在一次学报编辑部内部交流活动中,每一名编辑都深深认同这句话。大家纷纷说,“创办一流大学首先要有一流的学报”“我们要更加投入,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要再次把核心争回来”……

说“再次”,是因为《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前身《山东矿业学院学报》曾在1992年4月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1版)“煤炭开采类”核心期刊,由于当时这种社会性的评刊活动刚刚起步,多数办刊人并未在意或者缺少一种品牌保护意识,所以不经意间这份荣誉便远离而去。

几年后,国内各种期刊评价机构不断涌现,一些重要期刊评价体系和成果被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用于科研管理和评价,期刊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也导致一般期刊优质稿件越来越少,办刊陷入日益困难的境地。学报与“核心”二字阔别了很久。

如何将学报办成中文核心期刊,如一块巨石压在学报编辑人员心上,核心期刊也成为学报人不能舍弃的一种情结。

1999年学报创刊20周年之际,学报编辑部提出了“以一流的工作,办一流刊物,创核心期刊”的目标,但由于没有形成有力的办刊体制与激励机制,办刊虽然略有起色但进步并不显著。1999年底,学校更名为山东科技大学,特别是迁至青岛以来,学校大建设、大发展的局面为学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也提供了新的舞台。

2006年,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提出了在建校70周年(2021)之际将学校初步建成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研究教学型高水平科技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的发展目标鼓舞激励着学报全体编辑人员,“学校在发展,学报怎么办?”学报人苦苦思考,每个人在心中绘制着学报的发展蓝图。2007年,学校发布《关于加强学报建设争创核心期刊的意见》,将进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作为未来10年的奋斗目标。这些都为学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此,学报人以“高水平科技大学必须要有高水平期刊相适应,以高水平的期刊促进高水平科技大学建设”的目标自我激励,开始了10年争创核心期刊的历程。

服务学校建设 创新办刊理念

回顾这些年学报的发展,既经历过不少的困难和迷茫,也有许多的收获。可用“艰辛备尝,柳暗花明,扬帆起航,喜结硕果”十六字来概括这段特殊的发展过程。

有了明确的目标,学报人开始了具体细致的工作。但在工作过程中,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没有优秀稿源、没有专业人员……多个难题迎面而来,编辑们皱起了眉。

该怎么办?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交流讨论,大家心中的乌云渐渐散去,一致认为:“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没有专业能力,要提升专业能力……总之,必须克服一切困难。”

为了办刊事业的发展,学报编辑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明确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大家纷纷投身于学报的改进和完善之中。这无疑是又一次的艰苦创业。

充足、优秀的稿源是学报发展的基础和源泉。首先,要提高学报稿件的质量。“好稿件是约来的,不是等来的”。秉承这种观念,学报责任编辑们走出办公室,开始走访约稿。由于之前学报(自科版)未入围北大核心,约稿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不知多少次,刚开口约稿就被人拒绝;不知多少次,责任编辑花费大量心血修改到位准备见刊的稿件被作者撤稿改投他刊。但为了心中的目标,大家没有放弃,坚持走访学院和创新团队,当面向各学科编委会委员、高水平SCI论文作者以及青年学者约稿,邀请他们主持专刊、专栏,请他们带动团队向学报投稿,争取到一批具有很高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的稿源。

这期间,学报得到了很多无私的帮助和支持。“科大学报科大人办”“自己的学报一定支持”“我手里刚好有一篇要投SCI三区的稿子,不投了,先支持学报”……学校很多学者纷纷将优质的稿件投到学报;有多位编委和专家主动为学报牵线搭桥,向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推荐学报,以组织专刊、专栏、专题的方式支持学报工作;还有几位熟悉期刊发展的编委时常与学报负责人讨论办刊思路,为学报发展提供好的建议和意见。

一名好编辑首先必须是学术专家。有了“编辑学者化”这个认识,学报编辑部开始了“团队”的建设工作。傅游介绍说,“我们一定要打造一支学术化编辑团队,成为学报发展的中坚力量。”

为此,4名编辑均加入学校相关学术团队,积极参与学术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专业能力。目前1人为学院的教授、学术团队带头人,3人为学院科研团队的学术骨干;要求编辑每年必须参加国内专业学术会议,与高水平团队和作者进行深入交流,把握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发展脉络和前沿;鼓励编辑人员积极开展期刊出版理论研究,掌握期刊发展规律,深入思考期刊发展的关键问题,撰写发表研究论文,提高编辑理论能力;针对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定期组织编辑部专题讨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参加期刊出版领域各类研讨交流会议,与国内同行交流办刊经验,拓展办刊思路……

随着一系列具有实质作用的举措落地生根,编辑团队的期刊专业知识、编校技能、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运用能力均得到提高,学报(自科版)现有编辑不仅大多取得了博士学位,而且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子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级课题2项,作为主要人员(前2位)参与国家级、省级项目4项。近三年,发表编辑出版相关领域论文6篇(其中CSSCI 3篇,SCD 1篇,中文核心1篇,普刊1篇);先后获得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科学报联络中心、青岛科技编辑学会期刊编辑学研究项目5项;2人获得山东省期刊学会优秀主编荣誉称号;2人获得山东省期刊学会优秀编辑荣誉称号。

经过多年的负重前行和扎实的工作,学报终于告别困顿迎来新生。“现在看来,正是我们克服困难,坚持发展的不懈努力,为学报获得核心期刊提供了不竭动力。”学报编辑部副主任李磊介绍道。

加强学报建设 突出办刊特色

高校学报如何进入核心期刊?关键还是提高学术水平。

一份学报的办刊方向、宗旨、性质、受众,是学报编辑活动的灵魂。若想脱颖而出,就要有特色,有质量,有服务。

学报的特色化首先表现在学术导向方面要有特色。学报(自科版)立足校内高水平学科平台和团队等资源,创新学报发展理念,以校内优质学术资源作为学报发展的源泉;创办院士论坛,邀请院士发表综述类的学术论文;积极协助承办国际国内会议,先后协办“第十届全国技术过程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学术会议”和“第四届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际学术会议”等会议,出版相关专刊4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紧紧围绕提高学报论文质量这一中心,由作者、高水平专家群、审稿专家、责编、主编、审读专家、读者等组成期刊学术共同体,各司其职,相互促进,通过良好有效互动,实现稿件质量和学报出版质量的提高。

栏目是学报的窗口,也是办刊宗旨和特色的具体表现。学报的特色化主要表现在栏目的特色化。学报(自科版)围绕各学院的学科平台和特色研究方向,先后推出“测绘·遥感·信息”“土木建筑”“能源与环境材料”“计算机技术”“数学与系统科学”“交通工程”“物理与基础科学”等栏目,精炼出版内容,逐步改变了大综合现状,凸显了学校的学科优势与办学特色,同时,也让学报有了自己的特色。

“我们的办刊特色还表现在,编辑们不只是论文的经手者和见证者,更是论文研究的促进者和参与者。”傅游告诉记者。

在稿件评审过程中,责编积极与审稿专家沟通,请审稿专家在评判论文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先进性、正确性、有效性等方面的基础上,给出宏观建议,提高论文层次和水平。

“本着为学报负责、为作者负责的精神,要求责编下深功夫研究每篇论文,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和价值进行客观评价,结合评审专家意见,从思路、方法、内容到格式对论文提出准确建议;在校稿过程中,严把出版质量关,确保学报出版质量。”傅游介绍说。

有一次,一名编辑连续3天与作者详细推敲论文中定理证明过程,最后发现其毕业论文理论体系缺陷,作者感激地一直说:“谢谢老师,帮我发现了错误,如果答辩环节才发现,我就无法准时毕业了。”还有很多学生作者来电话或电子邮件表示:“仔细比较初稿和最终定稿,发现从研究内容、水平到文字表达方面都有很大提高”“谢谢老师,您的建议启发了我的研究思路,让我的论文质量又上了一个层次”“您教给我的关于科技论文写作和格式规范的东西太有用了,对我后面的论文写作帮助很大”。

通过这些良性互动,极大提高了学报的学术水平和出版质量。

多措并举向前进 学报顺利入核心

学报入选核心期刊,是一条系统的、长期的发展之路。之中,学报编辑部做了大量工作,全校各单位也给予了鼎力支持。

一是注重学报业务信息化平台和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加快稿件处理效率,实现数字优先出版,延长论文被引周期;二是将2013年以来出版的稿件制作成电子版专栏,并附以引用格式目录和国际DOI号,通过采编系统、邮件、微信公众号等有针对性地向相关专家学者进行推送,扩大学报影响力;注重研究科技期刊发展规律,对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准确、清晰的认识,为及时调整办刊思路提供依据;了解期刊评价体系,准确把握科技期刊的关键指标,获取各评刊机构发布的每年度期刊引证报告和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了解期刊最新评价体系和动态,为提升办刊层次提供科学依据;了解学报指标数据和排名,寻找制约学报发展的短板因素,剖析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整改,求得实效……

学报还从校内外邀请了一批与学报主要栏目学科专业相关、热心期刊事业、关心学报发展的专家学者充实到编委会队伍中,制定了《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工作条例》,明确编委会委员的职责,践行专家办刊理念。一方面发挥编委会的指导和咨询作用,不定期召开编委会会议,讨论办刊方针,听取编委委员们的办刊建议和意见,请编委结合当前学科热点提出组稿建议。另一方面,发挥编委会委员的学术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编委委员调动其所在科研团队、课题组及周围学者对学报关注和投稿,邀请编委会委员作为研究专栏、专题的主持人或向编辑部推荐研究专栏的栏目主持人,帮助学报进行组稿、约稿及传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努力带来了硕果累累,有力地促进了学报(自科版)学术影响力和学术指标的稳步提升。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2015年,学报(自然科学版)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7年,学报(自然科学版)成功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7)数据显示:《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0.529,在423种综合类期刊中排名第57位,比2016年上升71个位次,由前30.2%提高到前13.5%;期刊影响力指数(CI)236.422,在综合类期刊中排名第80位,比2016年上升49个位次,首次进入中国学术期刊Q1区,并获得2017年度山东省高校学报研究会优秀期刊荣誉称号。有了大量的成绩和经验积累,终于在2018年,跻身于中文核心期刊的百花园,而且学术影响力仍在稳步提升,《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8)数据显示:《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继续保持在Q1区,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0.979,在429种综合类期刊中排名第30位;期刊影响力指数309.611,在综合类期刊中排名39位。

“中文核心期刊”是块品牌,全国所有期刊都想往里挤,这项荣誉来之不易。要知道,中文核心期刊评审涉及期刊13953种,参加核心期刊评审的学科专家近8000位,仅评选出1981种核心期刊。这是一次历经10年的征程,而这10年的努力,为学报的发展争取到了一席之地,学报从内容到质量实现了华丽转身,也标志着学报在多年积淀和几代人奋力拼搏的基础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扬帆起航。

“当前,全校正在积极弘扬学校传统文化,一代又一代学报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办刊经验,学校一大批知名学者教授本着奉献、担当和责任,关心支持学报,逐渐形成‘办好学报,人人有责’‘科大学报自己办,我为学报做贡献’的良好办刊氛围”,傅游介绍,“学报编辑部要不断加强争先创优意识和忧患意识教育,使大家树立起‘学报强,我光荣;学报弱,我耻辱’‘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创精品’的学报精神,凝心聚力,为学报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学报已朝着打造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谈到未来的发展,傅游告诉记者,随着办刊水平和期刊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将与学校的优势学科发展互为促进,相辅相成,对提高学校学术影响力、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所以,学报的发展与进步,也可以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质量和特色是学报的生命。

有了信念,有了力量,任凭前路多艰难,亦无所畏惧。 (记者 韩洪烁)